李青溪忽地转身去了桌案前,扯过纸笔,写写画画起来。
九九化作实体,从旁看着:“宿主,你在做什么呢?”
她不答,将那纸上一个又一个名字按时间先后顺序被串起。
根据她做的那些梦,最开始她应该是在青州,认识了白玉,但这个人后来就消失了。
随后芷兰与三皇子京都初遇,但她很快离京,三皇子一直在找她。
再然后,芷兰在青州救了岑浮舟。
李家大房上京,她遇到岑浮舟。
“原文里没提到的两件事,以及我那从未有过的记忆,一件跟三皇子有关,一件跟白玉有关,这就是突破口。”
她找不到白玉,还能找不到三皇子吗?
当天,李青溪又去找了一趟李芷兰。
当然了,她并没有直白地说出一切。
只是托辞说,想帮芷兰查清楚当年的事,让她尽可能地多从三皇子那了解一些细节。
李芷兰对她从来信任,自然答应了。
然而三皇子已经将能说的,全部都告诉给李芷兰了,好几天过去,她并没有找到新的线索。
三皇子这边没有结果,白玉又不知身在何处,李青溪不由得有些烦躁。
过了腊月十五,京都下了一天大雪,一夜之间,人们陷入了寂静之中,大多在家中围着火炉取暖。
直到不久后,小年到来,雪也化了些,人们才出行。
商贩们比从前更积极些,卖年货的摊子清早就支了起来,人来人往,十分热闹。
陶氏一大早就过来了:“青溪,今儿是小年,陛下率领百官祭灶神,你父亲进宫去了。”
“昨儿个,侯夫人送来帖子,说是想去护国寺祈福,我想着新年马上到了,就应了下来。”
“芷兰已经梳洗好了,你还不快些起身。”
李青溪其实不太愿意,在这种天气出门。
李致远同陶氏对她的要求并不严格,所以还能赖床。
原本她是打算这么睡一天呢,连腊梅都懒得出去摘。
但侯夫人秦氏相约,碍于情面,她也得去。
李青溪懒声应了句,唤来冬云给自己更衣。
梳洗完毕以后,她随意对付了两口早膳,就同李芷兰还有陶氏一起,坐上了去护国寺的马车。
到了佛寺山阶处,她正要下车,一只手伸过来扶她,她以为是冬云,下意识握住,却又反应过来不对劲。
掀开帘子一看,是岑浮舟。
秦氏跟陶氏则是在一旁说着话,四下人多,她抿了抿唇,到底是握住了他的手,下了马车。
谁曾想,等她想挣脱开的时候,这厮却顺势握的更紧了,丝毫没有放开的意思。
一行人往里走,李青溪咬牙低声说道:“岑浮舟,松开!”
他面上不显,依旧带着温润的笑:“青溪,在外面还有长辈面前,总要做做样子。”
“否则传出去,这陛下亲赐的婚事,新人却不和,岂不是让旁人看了笑话。”
“我呸,谁与你是新人,少胡说八道!”
岑浮舟没回话,眸光幽深几许。
早晚会是新人的。
李青溪挣脱,却无果,最终只能任由他牵着。
秦氏看着这状况,倒是十分满意:“李夫人,咱们两家已有婚约在,我也就不跟你绕圈子了。”
她燃了香:“宫中传了消息,我家侯爷能在家中过个年,但二月十六,就要回边塞,这一去又是好几年才能应召回来,边疆你也清楚,并不太平。”
“我与侯爷只有浮舟这么一个亲儿子,他自然也希望能参与他的婚仪,所以婚期该提上日程了。”
按理来说,这婚事早该办了。
只不过被诸多事情,耽误到现在。
陶氏笑着说道:“夫人说的是,那你看,这婚期定在何时合适?”
“我问过释恩大师了,正月二十八,是个好日子,诸事皆宜,不如就定下那天,如何?”
李青溪听到这话,心中一紧。
不行!
她不想嫁,也绝不能嫁过去!
顾不上许多,李青溪甚至于想要在这一刻,将婚事给推拒了。
但秦氏又接着道:“侯爷今日进宫,也准备同李大人商议此事,再一道去请示陛下。”
李青溪心凉了半截。
由皇帝定下婚期,若是她还拒婚,便是抗旨。
后果,她再清楚不过。
从始至终,岑浮舟一语未发。
而陶氏也清楚,明德帝肯定会开口定下婚期,所以也爽快答应了。
秦氏心下欢喜,拉着她一道去给送子菩萨进香。
边关危险,侯爷说不定哪天上了战场,就回不来了。
儿媳妇进门后,若是马上能给侯府传嗣,那再好不过了。
等陶氏她们的身影消失,李青溪立刻用力甩开身旁人的手,冷了脸色:“岑浮舟,婚期这事儿是不是你提出来的?”
“不是,当真是我爹娘的主意。”
他慢声否认,偏又补了一句:“但我乐见其成。”
“可当初我们分明约好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