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站在走廊边,古铜色的墙面映出他们略显动容的身影。林半夏略带调侃地继续道:“这‘文氏透天凉’,既能透彻调理内气,又可使人心静如水,真是绝技啊!”他的语气中既有对现代科技手段的认同,又对那传统秘传的技法充满敬意。林婉儿听后,微微侧目,轻笑着看向他的眼睛,仿佛在心中默许这份传承与创新之间微妙的平衡。
走廊上只剩下他们两人,静谧中带着几分轻松与师友间的默契。那一刻,针灸的精髓、古籍的传说与两人之间微妙的情谊,都在这短短的对话中悄然流露,仿佛传统与现代的交汇点,闪烁着永不熄灭的智慧光芒。
夕阳的余晖将教学楼染成一片火红,整个校园仿佛披上了一层温暖而庄严的霞光。在针灸室内,教授正忙着整理那一排精致的教具,银针、铜人以及各种针灸模型整齐地摆放在木质桌面上。就在他轻拂着一枚细长银针时,目光突然落在铜人模型的合谷穴处——那处皮肤上竟有一道新鲜的针痕,深浅分明,恰到好处,仿佛刚刚施针不久。教授轻轻抚摸着那针痕,指尖感受到皮肤微妙的起伏,低语道:“这手法,倒像文老的‘针如游龙’……”他的话语中既有对精湛技艺的赞叹,也流露出对传统医术深厚底蕴的怀念。
此时,室外檐角处挂着的风铃突然急促地响起,清脆的叮当声打破了室内的静谧,仿佛为这细腻的一刻伴奏。一只归巢的雨燕被惊起,翅尖在空中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疾飞而去。而就在它飞掠过对面实验楼新悬挂的“智能中医研究中心”牌匾时,那闪烁的金属光泽与夕阳的余辉交相辉映,现代科技与传统医术在这一刻似乎产生了一种奇妙的共鸣。
诊脉室内,柔和的灯光洒落在陈旧的木桌上,空气中混杂着一丝消毒水和药草的气息。患者是一位失眠多年的中年妇女,面容略显憔悴,眼神中流露出疲惫与无奈。陈沉手法娴熟地把脉,指尖轻触患者的腕脉,片刻沉吟后,自信地说道:“肝郁化火,当用龙胆泻肝汤。”他的语气坚定,似乎每一分脉象都已尽在掌握。
教授转向站在一旁的林婉儿,声音温和而带着期待:“林同学以为如何?”林婉儿微微蹙眉,三指轻搭在患者另一侧的脉搏上,指尖触感细腻得仿佛丝线般轻柔。她轻启朱唇,低声说道:“此非肝火,乃心肾不交。”语气中透露着沉思与慎重,她的话仿佛让整个诊室的气息骤然凝固。
她低头回忆起《临证手札》中的古训,记起师父曾在朱批中写道:“尺脉若断若续,当察舌下络脉。”话音刚落,抬眼望向患者,果然见那舌下青筋怒张,如同蛛网般密布,清晰地印证了她的判断。她沉吟片刻,随即语气坚定地说:“当用交泰丸加减。”话音落下,她提笔开方,笔走龙蛇,字迹如行云流水般潇洒自然,仿佛每一笔都浸透了古法精髓与现代智慧的融合。
教授忽然瞥见处方笺上标注的“黄连肉桂”比例,他眼底微微一亮,露出惊喜之色:“这配伍……”他的声音低沉而含蓄,心中暗自赞叹:这林婉儿,竟然有如此精准的见解与手法。话语刚落,他抬头望去,却见林婉儿已然平淡低头继续书写着处方,眉宇间仍带着沉静专注。教授心里暗自思忖,这个学生到底是偶尔蒙对了,还是真的有这个水准,还要再细细观察一番。
喜欢药香伴仁心请大家收藏:(www.20xs.org)药香伴仁心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