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人最近有什么异常?"方若松一边把脉一边问。
"就是前几天吃了叶家的点心,"商人的妻子说,"第三天开始就觉得头晕恶心,浑身无力。"
"可有发热?"
"没有,就是觉得很难受,什么都吃不下。"
方若松若有所思地点点头,从袖中取出师祖给的辨毒散,撒了一些在病人的舌苔上。
片刻后,他的眉头紧锁:"果然如此。"
"怎么了?"学徒们紧张地问。
"这不是普通的食物中毒,"方若松说,"是有人刻意投毒。而且......"
他停顿了一下,眼中闪过一丝寒光:"这毒药的配方,和十年前蜀地的那个案子一模一样。"
"十年前的案子?"学徒们面面相觑。
方若松没有立即解释,而是从药箱中取出几味药材,开始调配解毒药:"先给病人服下这个,能缓解症状。"
他一边配药,一边说道:"十年前,蜀地有个着名的点心铺,生意很好。后来突然有客人中毒,闹得沸沸扬扬。最后查明是有人用了这种特殊的毒药,故意嫁祸。"
"那后来呢?"
"后来......"方若松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那家店虽然洗清了冤屈,但已经信誉尽失,最后不得不关门。而真正的凶手,却逍遥法外。"
他停下手中的动作:"那家店,就是我外祖父开的。"
学徒们倒吸一口冷气:"所以师兄你......"
"所以我才会对这种毒药如此熟悉,"方若松说,"因为这件事,我外祖父郁郁而终。从那以后,我就决定要学医问药,一定要找出真相。"
他给病人服下药后,转身对学徒说:"你们去查一下最近几天,是否有外地商人来过京城,特别是从蜀地来的。"
"是!"学徒们立即行动起来。
方若松则取出一张纸,开始写信:
"师祖:
经查证,此次投毒案与十年前蜀地同类案件极为相似。用的都是辛夷配檀香的特殊毒药,三日后发作。此毒极其隐蔽,一般人难以察觉。
更重要的是,此毒需要特殊的蜀地药材才能配制。据我所知,整个京城能配制此毒的人不超过三个。
弟子怀疑,此事或与当年蜀地案件有关......"
正写着,外面突然传来一阵喧哗。一个学徒慌慌张张跑进来:"师兄,不好了!又有两家报案,说是吃了叶家的点心中毒!"
方若松脸色一沉:"带我去看看。"
到了新的病人家中,他仔细查看后,发现症状完全一样。但有一个细节引起了他的注意。
"你说你是在哪里买的叶家点心?"他问道。
"是在西市的分号。"病人说。
"可是西市的分号三天前就关门了,"方若松说,"你怎么会在那里买到点心?"
病人一愣,支支吾吾说不出话来。
方若松眼中精光一闪:"看来,有人故意想要把事情闹大啊。"
他迅速在信上补充:
"师祖:
情况有变,发现有人假冒叶家点心投毒。此事已非单纯的商业纷争,背后必有更大阴谋。
弟子继续追查,还请师祖早做准备......"
写完后,他将信交给一个机灵的学徒:"快马加鞭送到传习所。"
看着学徒离去的背影,方若松若有所思:十年前的案子,十年后的重演,这未免太巧合了。而今天在叶家店里见到的那位钱主事,他的一些举动也很可疑......
"走,"他对其他学徒说,"我们去拜访一个人。"
"谁?"
"京城最大的香料商人,"方若松说,"他应该知道最近谁购买过大量的辛夷和檀香。"
就在方若松追查线索的同时,食医传习所内,苏青柠正在和御史大夫进行一场意味深长的对话。这两条线索,将如何在接下来的剧情中交汇?真相,又将指向何方?
此时的食医传习所内,觅香轩。
苏青柠正在为御史大夫沏茶。这位掌管天下言官的大员,在京城可谓位高权重。但此刻,他却显得有些坐立不安。
"大人觉得这茶如何?"苏青柠将茶盏推到御史大夫面前。
"好茶,"御史大夫接过茶盏,"只是不知苏大家今日相邀,究竟......"
"大人不必紧张,"苏青柠微笑,"只是想请教一些事情。比如......"
她轻轻放下茶壶:"为什么御史台的钱主事,会出现在叶家点心铺?"
御史大夫神色一变:"这......"
"按理说,食品安全是市井司的职责,"苏青柠继续说,"御史台主管言官,似乎管得有些宽了?"
"这个......"御史大夫有些尴尬,"是钱志远自作主张,我已经让人去传他回来了。"
"是吗?"苏青柠不置可否,"那大人可知道,十年前在蜀地,也发生过类似的案件?"
御史大夫手一抖,茶水溅出:"苏大家这是什么意思?"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