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王福说完,在场之人全慌了。
一户五征二,三征一。
并且五日后,要到县衙集合。
往年他们服徭役,一户只出一人。
而这次,谁家男丁多,就多出一人。
特别是人群外的林员外,满脸愁容。
早前听到北境打仗,他就知道会有这么一日,不然也不会匆忙想给女儿找个好夫家。
李家那孩子,他见过,可...
儿子年幼,一旦自己去了北境,没人护着娘仨,外头乱,族里巴不得自己死在北境,一想到这,林员外长叹一声,余光瞥到看热闹的李家兄妹,他想了想,朝两人走去。
“孩子?”
兄妹齐齐抬头,看向他。
林员外嘴角蠕动,实在不知说什么,便从袖中取出一荷包,将荷包递给李云泽,“这是家里种的核桃,今年天热,月初就熟了,你尝尝。”
李云泽的手蠢蠢欲动,最终没动。
见此,林员外笑了笑:“你爹娘将你教的很好,以后呀,不认识的人给的吃食千万别吃,外头坏人多。”
李云泽哼了一声,从怀里取出一个糖果,塞入嘴中,边吃边看着林员外,好似在说:“我也有!”
“哈哈哈...”
就在此时,林员外的女儿林翠翠走来。
“爹,娘说回去。”
李云溪见两人要走,想着陈安德,便说:“我大舅家的孩子,看上你女儿,若你瞧得上,可以跟我姥爷说。”
“啥?”
林员外一时怔住,他一来,就只关注李家孩子,没太在意其他,当时院子还有其他人?
林员外的心思,全然放在陈家身上,丝毫没留意,女儿林翠翠羞红着脸,恨不能把头缩进地里。
李云溪又继续说:“林员外,你往后看,穿深蓝衣裳的就是我三表哥,陈安德,额...今年满15。”
林员外应声回头,看向陈安德。
仔细打量着,林员外有些满意,这孩子,五官端正,眼神清澈,15岁,比女儿大2岁,年纪倒也相仿。
李家肯定搭不上。
那陈家呢?
两家住在一起,想来关系十分亲近。
如此想着,林员外便对陈安德笑了笑。
这笑容,有点诡异,吓得陈安德赶紧低下头。
林员外这才注意到,一旁女儿的反应,暗叹女大不中留,给李云溪拱手,以示感谢,然后拉着女儿走向庄子。
“.....”
林员外一行人,是笑着走的,走前还特地给李云溪兄妹一人一个红封,陈氏一见红封,就变了脸,这桩亲事,肯定跟女儿脱不了关系。
等人一走,陈氏扯着李云溪回屋:“你怎么掺和这事?”
“娘,我没掺和啊。”
“那他为啥给你红封?”
说起红封,李云溪打开一看,这林家还真富有,竟给了一个银疙瘩,握在手里,掂量了一下。
李云溪很满意,估计有一两半。
她满意,陈氏却不满意,“云溪啊,你还未出阁,这些事你不该插嘴,知道不?不然以后不好找婆家。”
“娘,我只说表哥看中他女儿,没说其他话。”
陈氏倒吸了一口凉气,恶狠狠瞪了一眼,抢走女儿手中的银子,“这些话,也不许再说。”
李云溪不解,明明是好事,怎还不许说?
万一两人错过了咋办?
陈安德一晚都魂不守舍,脑中不断浮现林翠翠的笑,和林员外那句让他爹去提亲的话。
心里别提有多得意。
而同屋的陈姥爷和二舅陈直,却在屋中长叹许久。
“爹,我和大哥去,孩子都大了,也该娶妻生子。”
陈姥爷沉默了片刻,点头,“我们明早回镇上。”
次日天未亮,陈姥爷便起来,与陈氏说了回镇的事。
陈氏没挽留,而是轻声问:“谁去?”
“老大、老二。”
陈氏闻言,沉默了片刻:“爹,你回去问问,能不能出钱?不出人?”
陈姥爷倒是想只出钱,“行!我回去问问。”
陈氏点头:“爹,金枝已经在弄饭,吃了再走,正巧让云溪送你。”
“哪用她送,我们跟林村长一起进城。”
两人在院中说了好一会话,早把李云溪闹醒,扯着嗓子,在屋里大声说:“姥爷,我也要进城,家里没肉,我要去城里买点肉。”
陈姥爷:“....”
不多时,一辆牛车,搭着三人踏上进城的路。
除了李云溪没睡好,整个人无精打采,趴在菜篓上睡觉,其余三人皆半死不活,都在愁这次征兵之事。
在这条路的对面,也有一行人,驾着两辆牛车,正朝禹都县驶去。
不同的是,这边的人很开心,完全没被征兵影响。
“老根家已经应下,只要我们给三袋粮食,他家二儿子,便替你去北境,这一次,我们多要点粮食回来。”
他的大儿李明山闻言,目露担忧:“爹,要是喜子叔,不答应借粮,怎么办?”
李三叔冷哼一声:“他一定会给,我知道他们的秘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