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啊,咱们平时得多留意自己的脉象,虽然不一定能像张仲景仙师那样摸得准,但至少要有个大概的感觉。要是觉得自己人迎脉跳得太欢,或者趺阳脉跳得太弱,那就得赶紧调整生活习惯,多吃点清淡的,少熬夜,多运动,让身体的小宇宙重新恢复平衡。
张仲景仙师说了:“六气所伤,各有法度;舍有专属,病有先后。”这话啥意思呢?简单来说,就是自然界的六种气候——风、寒、暑、湿、燥、火,它们要是“调皮捣蛋”,就会让我们生病,而且每种气候都有自己的“作案手法”和“偏爱对象”。
咱们先说风吧。风这家伙可机灵了,它一般从前面偷袭我们,就像小偷一样悄无声息。你要是突然感觉脸上一阵凉风,那可能就是风在给你打招呼呢。不过,这风可不是来送礼的,它可能会让你头疼、鼻塞,甚至感冒。所以啊,大家出门的时候,记得把头包得严严实实的,别让风这家伙得逞!
再来说说寒。寒这家伙就喜欢从背后偷袭,就像你打游戏时,突然从背后冒出来的那个大Boss,让你措手不及。它要是“得手”了,你可能会觉得后背发凉,浑身打颤,甚至关节疼痛。所以啊,冬天的时候,大家一定要多穿点衣服,特别是后背,别让它成了寒气的“目标”。
湿这家伙就比较“接地气”了,它一般从下面开始搞破坏。就像你走在湿漉漉的地面上,一不小心就可能滑倒。湿气要是侵入我们的身体,那可就麻烦了,它可能会让你关节肿胀、疼痛,甚至患上风湿病。所以啊,大家一定要保持居住环境干燥通风,别让湿气有可乘之机。
雾这家伙就比较“高大上”了,它喜欢攻击我们的上部,比如皮肤、呼吸道。就像你走在雾蒙蒙的大街上,感觉呼吸都变得困难了。雾要是“得逞”了,你可能会觉得皮肤瘙痒、咳嗽、气喘。所以啊,雾天出门的时候,记得戴上口罩和帽子,别让雾这家伙得寸进尺。
说到雾和湿的关系,那可就更有意思了。雾就像是湿气的“表哥”,它们俩都喜欢搞破坏。雾喜欢呆在皮肤表面,让你感觉痒痒的;而湿气呢,则喜欢流窜到关节里,让你疼得嗷嗷叫。所以啊,大家一定要保持身体健康,别让雾和湿这对“表兄弟”有机可乘。
接下来咱们说说极寒和极热。极寒这家伙可厉害了,它要是“得手”,可能会直接伤害你的经络,让你感觉全身僵硬、疼痛。而极热呢,它则喜欢攻击你的络脉,让你感觉热血沸腾、头晕目眩。所以啊,大家一定要注意保暖和降温,别让极寒和极热这对“极端分子”得逞。
说到脉象啊,那可是中医的“独门秘籍”。张仲景仙师就说了:“风令脉浮,寒令脉紧,又令脉急;暑则浮虚,湿则濡涩;燥短以促,火躁而数。”这话听着有点绕口,但咱们可以慢慢解读。
风要是“得手”了,你的脉象就会变得浮起来,就像气球一样飘飘的。寒要是“得手”了,你的脉象就会变得紧绷绷的,就像拉满的弓弦一样。而且啊,寒还会让你的脉象变得急促起来,就像你赶时间一样匆匆忙忙。
暑这家伙呢,它要是“得手”,你的脉象就会变得虚浮无力,就像你饿了好几天一样软绵绵的。湿要是“得手”了,你的脉象就会变得濡涩不畅,就像你走在泥泞的小路上一样跌跌撞撞。
燥这家伙就比较“干脆”了,它要是“得手”,你的脉象就会变得短促有力,就像你敲鼓一样咚咚响。火要是“得手”了,你的脉象就会变得躁动不安、快速跳动,就像你喝了咖啡一样兴奋不已。
说到六气对人体的伤害啊,那可是各有各的“偏爱”。风寒这对“兄弟”就喜欢先攻击我们的太阳经,让你感觉头疼、发热、恶寒。暑气这家伙就比较“霸道”了,它要是“得手”,就会直接伤害我们的肺脏,让你感觉咳嗽、气喘、胸闷。
湿气这家伙就喜欢在夏天“捣乱”,它要是“得手”,就会伤害我们的脾胃,让你感觉食欲不振、腹胀腹泻。燥气呢,它则喜欢先伤害我们的大肠和肺脏,让你感觉大便干燥、咳嗽无痰。
说到火啊,那可是个“狠角色”。它要是“得手”,就会直接消耗我们的正气,让你感觉全身无力、精神萎靡。特别是心和小肠这两个“小伙伴”,它们可是火气的“重点照顾对象”,一旦受到伤害,那可就是大事不妙了!
不过啊,大家也别太担心。张仲景仙师还说了:“六气合化,表里相传;脏气偏胜,或移或干;病之变证,难以殚论;能合色脉,可以万全。”这话的意思就是说啊,六气之间会相互转化、相互影响;脏腑之间的气血也会相互传递、相互干扰。所以啊,病情的变化那可是千变万化的,很难一一说清楚。
但是呢,只要大家掌握了观察面色和脉象的方法,那就能“万无一失”了!就像你打游戏一样,只要掌握了攻略和技巧,那就能轻松过关斩将啦!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