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寂出身河东裴氏,自幼丧父,由兄长抚养成人。他十四岁时便补任为并州主簿,后历任多个职位,包括左亲卫、齐州司户参军、侍御史、驾部承务郎、晋阳宫副监等。裴寂在李渊起兵反隋的过程中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晋阳宫副监的他不仅提供了大量的军事物资,还在李渊称帝的过程中发挥了无人能比的作用,这些都和他的职务有着紧密的联系。
此时的晋阳令刘文静和宫监裴寂都与李世民有着交往,但他们对李世民的态度却大相径庭。刘文静与李世民关系密切,裴寂与李世民的父亲李渊如影相随,这也就为唐朝建立后,两人深陷李家王朝宫廷权力斗争埋下了伏笔,最后一死一流放,未得善终。具体曲折起伏的情节,惊心动魄的缘由,我们后章再讲。
过了几日,刘文静和裴寂受命登上城楼,巡视守城布防情况。裴寂看到因义军战乱背井离乡,逃亡至城下的众多衣衫褴褛的难民后,不仅长叹一声,扭过头对身边的晋阳令说道:“文静兄,你说我们作为朝廷命官,却生逢乱世,若反叛贼寇攻下太原郡,你我该如何生存啊?”
刘文静听后,微微一笑,答道:“我觉得,兄台大可不必悲观无助,只要我们二人同心协力,日后必将飞黄腾达,还患绳床瓦灶,敝衣枵腹吗?”
裴寂听闻,赶忙问道:“刘大令(对县官的尊称)有什么高见?快快讲来听听!”
刘文静不慌不忙地说道:“你可记得前几日我曾给你提到过的李家二公子李世民?”
裴寂又摇头说“他虽然才华出众,但终究只是个十多岁的孩子,能成得什么大事?”
刘文静说:“这个孩子虽然年纪轻轻,却具备济世的非凡才能,你可千万别小瞧了他!”
裴寂听完刘文静的话,轻轻捋了捋下巴上的胡须,未再言语。
又过了一段时间,不务正业的隋炀帝杨广从江都派使臣来到太原,向李渊下了一道圣旨。李渊不敢怠慢,赶忙率众跪地接旨。
使臣宣旨道:“李渊接旨。因李密叛乱,扰乱朝纲,晋阳令刘文静与贼首李密结为亲家,根据大隋律法应予以连坐之责。现决定立即革去刘文静职务,并将其收监候审。”
李渊不敢有丝毫怠慢,立刻下令将刘文静拘捕入狱。刘文静经此一劫,是福是祸,我们下章再讲。
喜欢大唐凌烟志请大家收藏:(www.20xs.org)大唐凌烟志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