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是测试,机枪并没有装填实弹,而是使用激光指示器模拟射击轨迹。
随着一声电子提示音,机枪的激光指示器亮起,两道红色激光束直指天空中的靶机。
"命中!重复,命中!从发现到拦截,总时间4.2秒。"
测试场上爆发出一阵欢呼声。4.2秒,这比人工操作的10-15秒快了3倍多,而且精度更高。
"准备第二波测试,中速靶机。"
这次的目标是一架小型动力靶机,装有简易喷气发动机,速度约300公里每小时,代表常规战斗机的速度等级。
靶机从山后升空,在蓝天中划出一道白烟,以较快的速度向测试场飞来。
"目标出现,方位135度,距离4.5公里,高度1200米,速度320公里每小时。"
计算机立即处理雷达信号,屏幕上的光点移动更快了,但系统依然牢牢锁定目标。
"目标锁定,弹道计算中..."
这一次,计算的复杂度大大提高。高速目标的拦截需要考虑更多因素,包括弹丸飞行时间、目标的加速度和可能的规避动作。
普通的人工计算几乎不可能实时完成这种复杂运算。
"弹道计算完成,火控系统准备就绪。"
高射机枪再次自动调整方向,这次调整更加迅速,枪管的移动几乎形成了一道模糊的弧线,精确地跟随着高速靶机的轨迹。
"模拟射击!"
光束再次亮起,两道红光在空中交汇,精确指向靶机的位置。
"命中!总时间2.8秒!"
2.8秒!
这个数字让在场的军方代表倒吸一口冷气。
传统高射炮对付300公里每小时的目标,通常需要8-10秒的反应时间,而且命中率不高。
这套系统不仅反应时间缩短到了不可思议的2.8秒,而且精度惊人。
"最后一次测试,高速无人靶机。"
这是最严峻的挑战,使用的是"神鹰"无人靶机的简化版,最高速度可达800公里每小时,接近音速,代表最先进战斗机的速度等级。
这种速度的目标,传统防空火力几乎无法有效拦截。
随着一声尖啸,无人靶机从远处的山谷中高速飞出,在空中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向测试场俯冲而来。
"目标出现,方位270度,距离6公里,高度2000米,速度790公里每小时,正在下降!"
计算机的风扇声明显加大,处理这种高速目标的数据需要极大的运算能力。
屏幕上的公式滚动得更快了,几乎形成了一道模糊的线条。
"锁定困难,目标速度过快...等等,锁定成功!弹道计算中..."
现场的气氛变得紧张起来。
能否拦截这种极速目标,是系统性能的真正考验。
"弹道计算完成,火控系统准备就绪。"
高射机枪的枪管猛然抬起,快速调整到一个看似不合理的角度——枪口指向的位置远远领先于靶机当前的位置。
"预判射击模式,根据目标轨迹预测落点。"
随着靶机高速飞近,机枪的枪管不断微调,保持着那个"不合理"的领先角度。
终于,在靶机即将飞过预定区域的瞬间,激光指示器亮起。
令所有人惊讶的是,靶机恰好飞入了激光束的交汇点——系统精确预判了高速目标的飞行轨迹!
"命中!总时间1.5秒!重复,1.5秒!"
测试场上一片死寂,所有人都目瞪口呆地看着这一幕,仿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1.5秒,这个数字几乎是不可能的。
传统防空系统对付800公里每小时的高速目标,通常连反应都来不及,更别说精确拦截了。
"这他妈的是怎么回事?"一位刚从前线调来的炮兵军官打破了沉默,声音因震惊而变调,
"我在前线打了三年防空,从没见过这种东西!"
"完全自动化,从发现到拦截只需1.5秒...这简直是...是..."一位雷达专家结结巴巴地说不出完整的句子。
"这不科学!"一位年长的军事专家突然站起身,走到计算机前,仔细检查每一个连接和设置,
"一定是有什么把戏...这不可能..."
李明远平静地看着眼前的混乱场面,心中却涌起一丝自豪。
"李总工,这到底是什么原理?"赵部长走到李明远身边,声音中充满敬畏,"
我以为'神鹰'无人机已经足够惊人,但这套系统...简直是牛逼大了。"
李明远简单解释:"关键在于三点:精确的雷达测距测速、高速的计算机数据处理和自动化的火控执行。传统防空系统在这三个环节都依赖人工操作,导致时间延迟和精度下降。我们的系统完全自动化,消除了人为因素,大大提高了反应速度和精度。"
赵部长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如果这套系统能够大规模部署..."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