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安正要说话,有宫女匆匆进入,在皇太后耳边低声禀告:“来俊臣大人有事求见。”
听见这名字,幼安便下意识地集中了注意力,可是含凉殿里的宫女,都已经被训练得极其近谨慎,一句多余的话都不会说出口。幼安乖觉地起身告退,不料皇太后却说:“你先不必走,待会儿奶娘就该带永郎过来了。”
永郎便是李隆基,因正式的名字太过端方老成,皇太后便自己取了这个乳名叫他。
幼安答应了一声,转身走到侧面平日女官侍奉笔墨的书案后面,心里完全没想到,皇太后的态度转换,会如此之快。先前虽然每月都来抄书,可抄的始终都是些边边角角、无关紧要的事情,而被允许旁听皇太后与来俊臣的对话,意味就完全不同了。
来俊臣这名字,其实她也不是第一次听说了,当初贺锦书与天后意见相悖,就与重用此人有关,只不过那时,他还没有进京,也没有做上如今御史的位置。
据说他年少的时候,就曾经因为品行不端而入狱,在狱中便不断地向狱卒秘密报告其他囚犯的“罪行”。狱卒起先还听了他的话去查证,可是十次里有九次都是捕风捉影,时间长了,便对他厌烦得很,最终当地的刺史忍无可忍,将他杖责一顿。
谁料世事无常,那位刺史,后来也犯了事。来俊臣抓住机会,直接写了告密信,罗列刺史的罪状,还把自己被他杖责的事情,添油加醋地大书特书了一番。也是机缘凑巧,那时皇太后正好设置了四个铜匦,任何人都可以投书其中,来俊臣就是走了这条门路,把信直接送进了皇太后手中。
刺史自然是被处死了,来俊臣却从此进入了官场,得到了皇太后的信任。
这么多年过去,他也的确没有令皇太后失望,凡是皇太后想要除去的人,他都会想方设法罗织罪名,替皇太后斩草除根。京中百官提起这个人名,简直像提起了活阎王一样。
可听说归听说,这位本尊,幼安还从没见过。
没多久,宫女便引着来俊臣到了内殿门口,停在门口,示意他可以直接进去。来俊臣快步朝着皇太后走过去,经过幼安身前时,接连回头看了两眼,脚步却丝毫未停顿,用十分夸张的姿势,匍匐在皇太后面前。
原以为那么恶名昭着的人,多半会生得青面獠牙一般凶恶,可是来的人却生得面色极白,像极了多年伏案的书生,身形也并不高大,只比幼安略高出一头而已。
来俊臣行过大礼之后,仍旧不起身,直接跪着便向皇太后禀告:“琅琊王父子谋反的事情,臣已经审问过了,与逆贼私下联络的人员名单,臣也已经抄录好了,随时都可以呈上来,只是眼下有件为难的事,想请皇太后示下。”
他稍顿一顿,见皇太后并无反应,讪笑一声便自己说下去:“臣已经查明,琅琊王起事之前,曾经写信给薛顗,约定一起起事。薛顗把这事告诉了自家的兄弟,暗地里招兵买马,人证物证都有。薛家几个兄弟,虽说都是城阳公主所出,不过这也没什么,只是薛顗有个弟弟薛绍,娶的是金枝玉叶的太平公主殿下。这……”
皇太后冷淡地反问:“难道太平公主也参与其中了?”
来俊臣赶忙诚惶诚恐地应声:“那倒没有,那倒没有。公主殿下端庄持重,哪里会跟这些大逆不道之人搅和在一起。”
“既然没有,这事情有什么难以决断的?”皇太后忽然转头看向幼安,“窦贵妃,不如你教教他,这件事该怎么做,比较妥当?”
喜欢玲珑塔请大家收藏:(www.20xs.org)玲珑塔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