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乃是当年李承影将军在紧急情况下临危受命临时教授给士兵们的战术安排,它不仅包含了对地形的巧妙利用,还有着变幻莫测的变化规律,能够有效提升整个兵团的攻防能力。
就在所有单位基本准备完毕,正当所有人都以为战斗将以一种常规的方式打响时,意想不到的情况出现了。
令人惊讶的是,原本以为会等待对方完全部署完毕再行发起攻势的左哨军,竟然率先发动了攻击!
或许正是因为其人数较少,行动灵活机动性更强,使得这支部队在三大营地还未完全调整好状态之前,就已经完成了所有的集结与动员工作,并且迅速地开始了向前推进。
“看来左哨军这半年确实没白吃苦啊。”
张辅低声自语道,语气中带着明显的赞赏。
阳光从云层间透出,将他身上的铠甲映得闪闪发亮,显得格外英武。
仅仅是站前的准备过程,就已经展现出左哨军与众不同的素质。
他们的行动整齐划一,每个士兵仿佛都像是被训练有素的机械一样,每一个动作、每一步脚步,无不充满了力量与精准。
相较之下,三大营的状态就显得有些混乱无序。
左哨军的战士们刚一抵达演武场地便立即进入了作战状态,快速而又井然有序地完成了武器装备、队列整理等一系列准备工作。
反观对面,三大营则仍旧在为如何调配人手而忙得不可开交,火炮尚未全部安置完毕,各支队伍间的沟通与协作显然还不够流畅。
在这片辽阔的战场上,大明当前面临的最大威胁来自于北方草原上的瓦剌骑兵。
这些来自游牧民族的战士不仅马术精湛,更以机动性强着称,在平原之上疾驰而来时,其速度之快往往令敌人措手不及。
对于一支军队而言,能否迅速反应并作出部署成为了决定胜败的关键所在。
显然,通过这次演练已经不难看出,倘若遭遇敌军突袭的情景重现于现实之中的话,恐怕只有左哨军能够以最快的速度做好迎战准备,从而占据一定的主动权。
相比之下,还在忙着组织调动人员以及调整阵型结构的三大营,则可能因来不及充分动员而面临极大的劣势,最终只能被动挨打。
左哨军这边经过整编之后,总共三千七百人的队伍被划分成了三个部分:
七百骑兵、一千神机兵以及两千步兵。
这样独特的编制结构虽然看起来和传统的三大营有些相似,但实际操作上却大相径庭。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左哨军的所有火炮全部都是特别设计过的小型轻便型号,并巧妙地安装在一列列特制马车之上。
与笨重不易移动的传统重型火炮相比,这种新型火炮显然更具灵活性,在快速行进的同时也能保证火力的输出。
神机兵们则以小队形式分布于这些流动的“移动堡垒”之间,形成一个灵活多变且相互支援的良好局面。
与此同时,构成主力部队的那两千步兵并未紧跟着神机炮阵前进,而是保持一定距离尾随其后,随时准备响应任何突发状况。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表面上看人数占优但却未采取密集队形集结冲锋的传统方式作战,相反却采用了戚继光所创立的独特鸳鸯阵式作为进攻部署,这是外界难以预料到的一个变化——这正将成为改变战场走向的关键因素。
至于负责保护大军侧翼安全的七百骑兵,也被巧妙地安置在了整个军队左右两侧最外延的位置。
他们身披重甲手持长矛,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就像是守护者一样屹立不倒。
随着命令下达,这群勇士便会迅速出动,无论是抵御来袭之敌还是主动出击撕裂敌人防线都游刃有余。
最让观战中的三大营将领及一干勋贵贵族们感到不解甚至迷惑不解的,则是此次战斗中左哨军并没有采用常规意义上“集中优势兵力猛攻一点”的战术思想,而是采取了一种极为松散却又充满奥秘感的战略布局缓缓推进至对方阵地前。
这不仅是对现有战术体系的一种大胆挑战与突破,更是向所有质疑声音发出的强有力宣言——真正的胜败并非单靠人数或装备就能决定。
喜欢大明!风起土木堡请大家收藏:(www.20xs.org)大明!风起土木堡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