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微臣浅见,当下我们理应退守臣子的本分,体悟先王侍奉殷商的诚意,坚守那千古流传的君臣大义,如此这般,不也是美事一桩吗?
武王静静听完这番言语,勒住缰绳,让坐骑停下,一时间陷入了沉默。
姜子牙见状,微微摇头,开口说道:“二位所言,固然有其可取之处,我又何尝不知这些道理,这确实是一种值得斟酌的见解。
可如今的天下局势,已然是万分危急。百姓仿若置身水火之中,痛苦不堪;三纲五常几近断绝,维系社会秩序的纲纪已然崩塌;上苍被触怒,降下灾祸,民众满心怨恨,哀声载道。
整个天地都好似翻了个个儿,四海之内更是如同鼎水沸腾,动荡不安。
唯有上天怜悯苍生,百姓内心所渴望的,上天必定会依从。况且上天已然郑重地向我大周下达旨意,倘若此时不顺从天意,那罪过可就大了。
要知道,上天的视野,源自百姓的所见;上天的听闻,取自百姓的所闻。百姓若是有了过错,责任全在我一人身上。
如今,我大周必定要挥师东进,若逆天而行,不顺从天命,并非是先王有罪,而是我等晚辈没有良知,辜负了上天与百姓的期盼。”
姜子牙身旁的将士们听闻此言,个个摩拳擦掌,准备即刻启程。却见伯夷、叔齐二人仍在不停地劝说,众人心中不由得涌起一股不快。
伯夷、叔齐眼见周围的将士们都面露不悦之色,而众人又簇拥着武王、姜子牙执意要前行,心中明白他们此行已成定局。
于是二人,急急忙忙跪走在武王的马前,伸手死死拉住缰绳,劝谏道:“微臣等承蒙先王的养老之恩,始终坚守着臣子的节义,在此危急关头,实在是不得不尽今日的劝谏之心,还望大王三思啊!”
话说当今大王虽然以仁义之名征服天下,但父亲去世却不予以安葬,反而兴兵动武,这能称得上是孝顺吗?
以臣子的身份去讨伐君主,这又能算得上是忠诚吗?我担心天下后世之人一定会以此为话柄。
左右众将见到伯夷、叔齐拦住马头进谏,军士们无法继续前进,心中都十分恼怒,想要发兵将他们杀掉。
姜子牙急忙制止道:“不可!此二人乃是天下的义士啊!”于是赶忙命令左右之人将他们扶走,众兵这才得以继续前进。
后来,伯夷、叔齐进入首阳山,以采食野菜为生,他们觉得吃周朝的粮食是一种耻辱,于是作歌明志,最终坚守气节,饿死在山中。
至今人们提起他们,仍然赞叹不已,仿佛还能闻到那股高洁的气息。
且说姜子牙率领着浩浩荡荡的大军离开首阳山,继续向前挺进。当大军行至金鸡岭时,只见岭上有一支人马,打着两面大红旗,驻扎在那里,拦住了大军的去路。
前方的哨马迅速将这一情况报告给了军中,子牙得知后,下令安营扎寨,并升帐坐下。他随即派遣探事军前去打探,看看是哪里的人马在此处阻拦大军。
话还没落,就见左右有人来报,说有一员大将前来请战。子牙不知道这是哪路人马,急忙传令询问,有谁愿意前去迎战。这时,左哨先行南宫适应声而出,上帐应道:“末将愿往!”
喜欢截教:菡芝仙娘娘请大家收藏:(www.20xs.org)截教:菡芝仙娘娘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