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金兵营帐内号角声震天,金兵们如潮水般涌向钰门关,发起了又一轮凶猛的冲锋。金兵们挥舞着长刀,口中呼喊着 “长生天庇佑”,那震天的喊杀声仿佛要将城墙震塌。他们扛着云梯,在盾牌的掩护下,一次次地冲向城墙,试图突破守军的防线。
城墙上,周桐和欧阳羽指挥着守军拼死抵抗。守军们虽疲惫不堪,但仍强打起精神,用弓箭、石块、油水等物奋力回击。“放箭!快,把云梯给我推下去!” 周桐声嘶力竭地喊道,他的声音因为连日的呼喊而变得沙哑。守军们弯弓搭箭,箭如雨下,金兵纷纷中箭倒下,但更多的金兵踩着同伴的尸体继续往上冲。
有金兵成功爬上了城墙,与守军展开了近身肉搏。一位守军士兵手持长刀,与金兵战在一起,他怒吼道:“来啊,金狗子,爷爷今天跟你们拼了!” 尽管他身上已多处受伤,但仍奋力抵抗,在砍倒几个金兵后,终因体力不支被金兵刺中。
就这样,战斗持续了一整天,金兵一次次地突破防线,守军也一次次地将他们击退。直到傍晚,天色渐暗,金兵才收兵回营。
回到营帐后,金兵们个个疲惫不堪。这时,有将领向金卫术进言:“大皇子,今日那钰门关的守军已是强弩之末,咱们何不趁夜袭城,定能一举拿下。”
金卫术坐在椅子上,喘着粗气,摇了摇头,说道:“不可。那些中原人虽然没多少力气了,但还有一股子倔强。夜晚派人去骚扰就行,不必再让咱们的勇士们伤亡加重。等明日天亮,咱们再全力攻城,定能破城。”
众将领听了,纷纷点头称是。
然而,第二日清晨,当金兵们正在整备大军时,突然有士兵跑来禀报:“大皇子,不好了,营中出现了许多咳嗽发烧的士兵,怕是染上了瘟疫!”
金卫术一听,大惊失色,猛地站起身来,吼道:“怎么可能?咱们每次扎营都仔细检查营地,水源也都是干净的,这瘟疫从何而来?”
一旁的谋主阿里木皱着眉头,沉思片刻后,缓缓说道:“大皇子,臣觉得此事有蹊跷。您看那钰门关下的尸体,被他们倒了金汁、粮食等物,臣怀疑,这瘟疫是他们故意制造出来的。”
金卫术瞪大了眼睛,愤怒地咆哮道:“什么?这些卑鄙的中原人,竟然使出如此下作的手段!”
阿里木接着说道:“大皇子息怒。如今这情况,若等到大军都染上瘟疫,咱们只能退兵。臣估计,这瘟疫才刚开始,染病的士兵只是咳嗽发烧,力气也只剩原来的一半。但咱们不能坐以待毙。”
金卫术握紧了拳头,恶狠狠地说:“那咱们就攻城。那钰门关里的人肯定也有瘟疫,大家都一样。给我冲,今日定要破城!”
于是,金兵们又朝着钰门关冲去。但这一次,他们发现情况不对劲。金兵们攀爬城墙时明显比昨日费劲,许多士兵爬了几步就气喘吁吁,手中的武器也仿佛有千斤重。而钰门关的守军虽然也有染病的,但战斗力却明显比金兵高。
金卫术在阵后看到这一幕,心中疑惑不已。他又派出一波兵力冲锋,但结果还是一样。只见守军们奋勇抵抗,将金兵一次次击退。
金卫术无奈,只得下令撤兵。这一天过去,金兵营中的瘟疫患者越来越多,整个营地弥漫着恐慌的气氛。
金卫术心急如焚。他大手一挥,召集众将领,那脸阴沉得仿佛能拧出水来,扯着嗓子吼道:“咱这就得撤兵了?就那一万中原人,死死挡了咱大军十日之久。照这日子算,再拖上几天,大顺的援军可就到了,到时候咱就只能灰溜溜地退兵。我金卫术可咽不下这口气,父皇还带着十五万大军在后头等着,姜人的二十万大军也在西边瞅着,就盼着我们这十五万人把这门户给打开。”
众将领你瞅瞅我,我瞅瞅你,都跟哑巴了似的,营帐里安静得像片死寂的草原。
金卫术一看这架势,狠狠一咬牙,“噌” 地站起身,打雷般喊道:“我就不信,大金十五万好汉,能被这点瘟疫困住!今儿个本皇子就下重赏,谁要是能把这瘟疫给解了,赏他牛羊千头,骏马百匹,黄金万两,还封他做部落首领!我就不信这么多人里找不出个能人来,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定有那有本事的人站出来!”
将领们一听,眼睛里都闪起光来,忙不迭地领命,跑出去传达大皇子的话。
一天后,一个部落的小酋长像阵风似的跑来,跑得满头大汗,气喘吁吁,脸上却满是欢喜:“大皇子,大皇子啊,咱有法子咧!俺们部落有个老羊倌,瞧见羊染了病,吃了一种草就好咧。他自个儿也试了试,吃了那草,一天后就大好了,就是还有点乏,歇两天就生龙活虎咧。”
金卫术一听,乐开了花,眼睛亮得像夜里的狼眼,可还是皱着眉头说:“这事儿可不能急,先找些染病的兵试试,真管用,重重有赏。”
于是,他挑了些染病的士兵服下草药,自个儿在一旁像头等食的老雕,眼巴巴地等了一天。嘿,那些士兵的病真见好转。金卫术仰头大笑,笑声震得帐篷都晃悠:“好哇!好哇!长生天保佑大金!”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