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江畔,夜色深沉,江风凛冽,仿若无数冰刀呼啸而过。曹操营帐之内,气氛凝重得仿若能拧出水来。曹操手中紧捏着一封密信,那密信仿佛蕴含着无尽的热力,烫得他指尖微微发颤。这封信,恰似一颗火星,精准无误地落入了名为东吴的火药桶之中,一场惊天动地的爆炸,一触即发。
“他娘的,刘备那厮卷款而逃,固然可恨,可眼下,这东吴的‘乱局’,才是孤眼中的香饽饽!” 曹操心中暗自思忖,眼神中闪烁着兴奋与贪婪的光芒。
他缓缓抬头,目光如炬,扫视着帐内众人。郭嘉斜倚在胡床之上,神态悠然自得,手中把玩着一把锋利小刀,刀刃在烛火映照下寒光闪烁。他嘴角挂着一抹若有若无的笑意,仿佛世间万物皆在他的掌控之中。荀彧则正襟危坐,身姿笔挺,眉头紧锁成一个 “川” 字,显然还在消化这突如其来、令人震惊的变故。
“奉孝,文若,都过来瞧瞧,” 曹操扬了扬手中密信,将其重重地扔在案几之上,沉声道,“东吴这潭水,远比我等预想的要浑浊得多!”
郭嘉伸手拿起密信,一目十行,快速浏览一遍,嘴角笑意愈发深邃,仿若夜空中深不见底的黑洞。
“啧啧啧,这孙权,屁股底下那龙椅还没捂热乎呢,竟已有人妄图将他拽下!有趣,当真是有趣至极!” 郭嘉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仿佛看到了一场精彩纷呈的大戏即将开场。
荀彧看完信,脸色愈发凝重,仿若暴风雨来临前的阴沉天空。
“魏王,东吴内乱,对我军而言,诚然是一次绝佳良机。然而,此事干系重大,切不可操之过急,还需从长计议,谨慎行事。” 荀彧语气沉稳,言辞恳切,眼中满是忧虑。
曹操却突然放声大笑,笑声震得帐内烛火摇曳不定。他猛地一巴掌拍在案几上,发出 “啪” 的一声巨响。
“文若啊文若,你行事总是这般谨慎!这世间岂有万无一失的计划?兵贵神速,此时不趁热打铁,更待何时?咱们定要给东吴这把火,再添上一把猛柴!” 曹操眼神中透露出坚定与决然,仿若一头蓄势待发的猛兽。
曹操顿了顿,目光转向郭嘉,沉声道:“奉孝,‘东吴夜枭’计划,可以着手启动了。”
郭嘉闻言,眼中闪过一丝狡黠的光芒,嘴角勾起一抹自信的笑容,拱手道:“魏王放心,嘉定让东吴那帮人陷入混乱,鸡飞狗跳,草木皆兵!”
“东吴夜枭” 计划的第一步,便是散布周瑜火攻计划泄露的消息。这消息如同致命的病毒,在东吴军中迅速蔓延,所到之处,人心惶惶。
周瑜得知此事后,先是微微一怔,随即脸上浮现出一抹不屑的冷笑。他猛地将手中酒樽重重地摔在地上,酒液四溅,仿若他心中的愤怒与不屑。
“曹操小儿,惯会玩弄这些阴谋诡计!他以为凭这点小伎俩,便能动摇我军军心?简直是痴心妄想!” 周瑜满脸愤慨,眼中闪烁着怒火。
然而,鲁肃却与周瑜持不同看法。鲁肃生性谨慎多疑,听闻此消息后,心中顿时警钟长鸣,仿若有一只无形的大手,紧紧揪住了他的心。
鲁肃匆匆找到周瑜,神色凝重,语气急切地说道:“公瑾,此事不可掉以轻心啊!万一消息属实,我军精心筹备的火攻计划,岂不是要功亏一篑?”
周瑜眉头微皱,脸上露出些许不耐烦之色,挥手道:“子敬,你就是想得太多了!曹操远在江北,如何能知晓我军火攻计划?这分明是他蓄意散播谣言,意图离间你我!”
鲁肃还欲再劝,可看到周瑜满脸的不以为然,无奈之下,只能长叹一声,转身离去。他深知周瑜性格高傲,刚愎自用,听不进他人意见。但此事关乎东吴生死存亡,他实在无法做到置之不理。
与此同时,陆逊也听闻了这一风声。陆逊虽年轻,却心思缜密,聪慧过人。他敏锐地察觉到,这背后定暗藏玄机,犹如平静湖面下隐藏的汹涌暗流。于是,他决定按兵不动,静观其变,等待时机。
而蒋钦,这个被曹操重金收买的内奸,此刻正如同一条隐匿在黑暗中的毒蛇,蛰伏在东吴军中,密切注视着孙权的一举一动。他身着崭新衣物,精心修剪过胡须,整个人容光焕发,乍一看,仿若一位忠心耿耿的臣子。
蒋钦悄然走到孙权身边,压低声音,恭敬说道:“主公,一切皆已安排妥当,只等您一声令下!”
孙权微微点头,伸手拍了拍蒋钦的肩膀,眼中露出赞赏之色:“蒋钦,你办事,我向来放心!”
夜幕降临,江面上雾气弥漫,仿若一层厚重的纱幕,将一切都笼罩其中,显得静谧而诡异。曹操身披黑色披风,傲立在江边,目光如电,远眺着对岸灯火通明的东吴营寨。他嘴角勾起一抹冷笑,仿若夜枭的鸣叫,冰冷而阴森。
“好戏,这才刚刚开场……” 曹操低声喃喃自语,声音低沉而充满威慑力。随后,他转身,大步迈向自己的营帐,那高大的背影在夜色中愈发显得神秘莫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