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系主任的话,罗文婧的第一反应是震惊。
不自觉地看了那份材料一眼。
确实是系里的重大项目。
项目名称是港城经济模式对内地经济转型的借鉴、合作与市场发展的前瞻性联合研究。
其中最主要的一部分就是转口贸易与内地对外开放的联动机制。
这个研究将会填补内地在深入分析对比港城与内地经济关系方面的学术空白。
为内地经济转型提供可参考性的经验,并帮助调整产业结构,完善市场机制。
当然,通过这些项目的研究,可以促进港城与内地的经济合作。
为两地探索可行的合作模式,加强两地等各方面领域的互动,实现合作共赢,甚至还可以吸引一批专业人才,为未来的经济交流和合作储备人力资源。
材料上面写得清清楚楚,该项目是学校管理层为响应国家政策,为本校长远发展战略规划中的一环。
货真价实的好项目。
如果她有机会参与,不但能够接触到更多前沿的知识启蒙,提升个人研究能力,还能积累实践经验,认识更多的学界精英,更早进入学术圈子。
这简直是求都求不来的大机遇。
只是,这么好的事情,经济系的学姐和研究生们只怕挤破头都想要进去的。
她只不过是一个刚刚入学的大一新生,就算是加入,也只能做一些辅助性的工作。
怎么就有这个资格了?
难道.....
一时间,罗文婧再次联想到了郑瀚庭。
算了一下,又觉得不太可能。
像这样的重大项目,怎么着也要做个两三年,总投资估计要两百到三百万元人民币左右。
她不认为郑瀚庭会为了她,做出这么大的手笔。
更何况,就她收到的最新消息。
肖求真把那次抓到的两个人直接丢到了郑瀚庭面前,还联系了港城那边。
直接把郑瀚庭港城第一大公子的脸按在地上摩擦。
当天晚上,游安就把郑瀚庭带回港城去了。
就算这项目得到了外商的支持,也不会是郑瀚庭能做出来的。
正犹豫间,却听系主任乐呵呵地开了口。
“怎么了?文婧同学是不想参与吗?是怕辛苦?这可是岳教授特意提的,其他的大一新生可是没有这个机会呢?你可要想好了哟!”
“岳教授?”罗文婧呆了一下,立马就想了起来。
是岳中琪。
之前她高考结束之后,岳中琪到海出差,看望梅子珍的时候,两人见过,还有过一次愉快的交流。
只是,进入学校之后,一时半会还没有上到岳中琪的课,她居然没想起来。
按说她到了京都之后,早就应该去拜访的。
实在太不礼貌了。
没想到岳中琪不但没有生气,有了这种好事居然还记得要提携她?
“这个阶段岳教授比较忙,所以就没有带队这次的研究....”系主任点了点头,又多说了几句。
“....这次的项目涉及内容比较广泛,所以法学和社会学那边的教授会跟我们一起组建联合领导团队,这可是一次很不错的学习机会哟。”
罗文婧当然知道这是一次很好的学习机会。
正常来说,她一个大一的新生,简直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她连忙点了点头。
“主任,我参加。”
“好。”系主任又多说了几句。
“听说你前段时间请假,课程什么的都补上来了吧。一旦进入项目之后,可能就没有太多的时间去玩耍了,文婧同学要有这个准备。”
“当然,我有这个准备了,主任放心吧。”罗文婧迟疑了一下,多问一句。
“主任,你刚刚说我们大一新生有两个人,除了我,还有一个是贺其昌?”
“对。”系主任点了点头。
他工作忙碌,并不知道罗文婧跟贺其昌之间的事情,所以也就没有多想。
“他是二班的,你应该认识吧。这小伙子挺聪明,学习也认真,女生方面有你,男生方面选他就刚好合适。”
“哦。”听系主任这么一说,其他的话罗文婧就问不出来了。
明摆着的,贺其昌的背后也有大腿。
因为按照常理,不管他们这些大一的新生有多优秀,也不可能被吸纳进这么重要的学术研究项目里。
只是她这边有岳中琪的推荐,贺其昌又是什么来路?
一旦进了研究项目组,两人相互见面的时间就又多了。也不知道这个贺其昌会不会又像之前那样?
希望他还记得之前的那一电击吧?
回到部委家属院后,正好程中鹤也在家,罗文婧便把这个情况也说了一下。
程中鹤也觉得挺好的。
“项目不错,你可以帮忙做一些收集录入的工作,这期间你可能会接触到很多官方机构发布的宏观经济数据,这可是你在学习当中不一定能够看到的。”
“不过到时候可能还要去特定的行业和企业实地走访调查问卷,这些辛苦的你可以不用去,到时候我跟岳教授说一声。”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