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情节总览
1.回目梗概
《红楼梦》第二十一回围绕宝玉、袭人、平儿、贾琏等人展开了一系列精彩情节,生动展现了贾府日常生活中的矛盾与纠葛。宝玉一早跑到黛玉和湘云房中,用湘云洗过的水洗脸,还让其帮忙梳头,此举引发了袭人的不满。袭人认为宝玉行事应注意分寸礼节,不应如此毫无顾忌,故而以娇嗔的方式规劝宝玉,两人为此产生风波。另一边,巧姐出痘疹,贾琏与王熙凤分床睡。难耐寂寞的贾琏趁机与多姑娘鬼混,平儿收拾衣物时发现了证据——一绺头发。面对这一情况,平儿巧妙地用软语为贾琏打掩护,避免了一场家庭风波,“软语救贾琏”的情节也由此展开。这些情节看似琐碎,却深刻揭示了贾府内部复杂的人际关系和潜在的矛盾。
2.事件串联
本回情节丰富,各事件先后有序,生动展现了贾府生活的日常画卷。晚饭后,史湘云戏弄林黛玉,随后二人同宿一屋。次日清晨,宝玉赶在黛玉和湘云未起床时便来到房中,用湘云洗剩的水梳洗,还执意让湘云为他梳头。这一系列举动,尽显宝玉与姐妹们相处的随性。
贤袭人前来伺候宝玉梳洗,却发现他已洗漱完毕,心中难免失落。回房途中,袭人遇到宝钗,闲聊间宝钗对袭人颇为赞赏,认为她颇具见识。而宝玉回来后,因袭人生气不与他说话,心中烦闷。他先是哄了袭人一阵,见无果后便自己去睡觉。夜里,宝玉看《南华经》后有感而发,即兴作诗。
与此同时,巧姐突发水痘,王熙凤为女儿供奉痘疹娘娘,按规矩夫妻需分床睡,贾琏便搬到隔壁房间。独睡的贾琏难耐寂寞,与多儿姑娘厮混在一起。平儿在收拾贾琏衣物时,意外发现了一绺头发,掌握了他偷腥的证据。王熙凤起了疑心,关键时刻平儿巧妙周旋,用委婉的话语为贾琏遮掩过去。贾琏见状,竟想趁机对平儿求欢,平儿机智逃脱。正在此时,凤姐前来找贾琏商量事情,故事在此处戛然而止,留下悬念,引发读者对后续情节的无限遐想 。
二、人物群像
1.袭人:“贤”的多面剖析
在《红楼梦》众多丫鬟形象中,袭人以“贤”着称,其“贤”体现在多个方面,背后又有着复杂的心理和个人目的,共同构成了这一立体丰满的人物形象。
对宝玉生活的悉心照料,是袭人“贤”的重要表现。她自小就被卖到贾府,长期贴身伺候宝玉,将宝玉的生活起居打理得井井有条。无论是宝玉的饮食、穿着,还是日常的休息,袭人都关怀备至。例如,她会根据天气变化为宝玉准备合适的衣物,精心安排宝玉的饮食,确保他吃得健康舒适。宝玉睡觉时,她也会在旁细心照看,保证他能有良好的睡眠。这种无微不至的照顾,让宝玉在生活上对她产生了深深的依赖,也使得宝玉房中的事务在她的管理下有条不紊地进行。
袭人对宝玉行为的规谏,同样彰显了她的“贤”。她深知贾府的规矩和封建礼教的要求,认为宝玉作为贾府的重要子弟,应该有符合身份的言行举止。当她看到宝玉与姐妹们过于亲密、行事不拘小节时,便会以适当的方式进行规劝。如本回中,宝玉一早跑到黛玉和湘云房中,用湘云洗过的水洗脸,还让湘云帮忙梳头,袭人对此十分不满。她觉得宝玉此举不符合礼教规范,可能会引发他人的议论,于是以娇嗔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看法,试图让宝玉明白自己的行为不妥,希望他能有所收敛,注重自身的言行和身份。
然而,袭人“贤”的背后有着复杂的心理和个人目的。她一心想要成为宝玉的妾室,这是她诸多行为的重要驱动力。在贾府的环境中,成为宝玉的妾室意味着她能获得相对稳定的地位和生活保障。因此,她的“贤”在一定程度上是为了讨好宝玉和贾府的长辈。她对宝玉的悉心照料和规谏,既是出于对宝玉的关心,也是为了展示自己的能力和品德,让宝玉离不开她,同时也能得到贾母、王夫人等长辈的认可。例如,她向王夫人透露对宝玉的担忧,建议让宝玉搬出大观园,这一行为看似是为了宝玉的名声和前途着想,实则是为了巩固自己在贾府的地位,增加自己成为宝玉妾室的筹码。
袭人通过对宝玉生活的悉心照料和行为的规谏,展现出“贤”的一面,但在这“贤”的背后,是她渴望在贾府获得稳定地位和未来保障的复杂心理和个人目的。这种多面性使得袭人这一人物形象更加立体真实,成为《红楼梦》中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角色。
2.平儿:夹缝中的智慧周旋
在《红楼梦》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网中,平儿身处贾琏与王熙凤之间,处境艰难如在夹缝中求生存。但她凭借非凡的智慧和巧妙手段,在复杂的环境中化解矛盾、保护自己,“软语救贾琏”这一情节便是她智慧与情商的绝佳体现。
王熙凤是贾琏的妻子,她精明能干、手段狠辣,掌管着贾府上下大小事务,对贾琏的管束极为严格。而贾琏生性风流,喜好沾花惹草,时常背着王熙凤在外寻欢作乐。平儿作为贾琏的通房丫头,既要伺候贾琏,又要听从王熙凤的差遣,成为了夹在这对夫妻之间的关键人物。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