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王熙凤的性格也是导致她讳疾忌医的重要因素。她是一个极其要强的人,自尊心极强,不肯承认自己的软弱。在她的观念里,强者就应该无所不能,不能被疾病打倒。她害怕被别人看到自己脆弱的一面,担心会因此遭到他人的轻视和嘲笑。她试图用坚强的外表来掩盖内心的恐惧和不安,即使身体已经不堪重负,她依然要在众人面前维持自己的威严和形象。
再者,王熙凤对贾府的责任感也是一个原因。她深知贾府这个大家族已经摇摇欲坠,需要有人来支撑局面。她认为自己是唯一能够管理好贾府的人,如果自己倒下了,贾府可能会陷入更加混乱的境地。她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继续维持这个将倾的大厦,所以即使身体不适,她也不愿意放下手中的工作去养病。
然而,王熙凤的这种做法无疑是在透支自己的身体。她的病情越来越严重,却得不到及时的治疗和休息。她的强撑不仅对自己的身体造成了极大的伤害,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贾府的管理。由于她身体不适,处理事务时难免会出现疏漏,这也为贾府的衰败埋下了隐患。
王熙凤病情加重却羞于说病这一情节,生动地展现了她复杂的性格和艰难的处境。她在权力、自尊和责任感的驱使下,选择了隐瞒病情,继续操劳。但这种做法最终只会让她陷入更深的困境,也让读者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封建社会中权力斗争的残酷和人性的复杂。
3.贾琏借当情节
在《红楼梦》第七十二回中,贾琏向鸳鸯借当这一情节,犹如一面镜子,清晰地映照出贾府繁华表象下日益严重的经济困境,同时也深刻展现了贾琏复杂的心理状态。
贾琏向鸳鸯借当的过程充满了无奈与讨好。他先是百般奉承鸳鸯,试图拉近与她的关系。在言语上,他极尽谄媚之能事,对鸳鸯的地位和作用进行夸赞,希望能博得她的好感。他深知鸳鸯在贾母身边的重要地位,也明白只有得到鸳鸯的帮助,自己才能解决燃眉之急。在与鸳鸯交谈的过程中,贾琏小心翼翼地提出了借当的请求,他的语气中透露出一丝紧张和不安,生怕被鸳鸯拒绝。
从贾琏的心理来看,他此时处于一种极度焦虑和无奈的状态。贾府表面上依旧是钟鸣鼎食之家,但实际上内部的经济状况已经岌岌可危。贾琏作为贾府的管事之一,深知家族的财政困境。他需要资金来维持贾府的日常开销和各种应酬,然而手头却十分拮据。向鸳鸯借当是他在无奈之下想出的办法,他希望通过偷取贾母闲置的物件去典当换钱,来缓解眼前的经济压力。他的内心充满了矛盾,一方面他知道这种做法是不对的,动歪脑筋动到了贾母身上,可能会带来严重的后果;另一方面,他又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为了维持贾府的表面风光,只能冒险一试。
这一情节背后反映出的贾府经济困境是多方面的。首先,贾府的日常开销巨大,维持着奢华的生活方式。府中的主子们吃穿用度都极为讲究,各种排场和应酬不断,这使得贾府的财政支出居高不下。其次,贾府的收入来源有限,主要依靠田庄的地租和一些祖产,但这些收入远远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开支。再者,贾府内部管理混乱,存在着贪污腐败等问题,使得大量的钱财被中饱私囊,进一步加剧了经济困境。
贾琏借当的物品虽然在文中没有详细描述,但可以推测这些物件应该是贾母平时不常用但具有一定价值的东西。这些物品的典当,也从侧面反映出贾府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连贾母的私藏都要拿出来应急。
贾琏向鸳鸯借当这一情节,不仅揭示了贾府经济上的困境,也展现了贾琏在困境中的无奈和挣扎。他的行为是贾府衰败的一个缩影,预示着这个曾经辉煌的家族已经走向了末路。这一情节也让读者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封建社会中贵族家庭的兴衰荣辱,以及经济困境对家族命运的重大影响。
4.来旺妇求亲情节
在《红楼梦》第七十二回中,来旺妇求亲这一情节犹如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了层层涟漪,生动展现了贾府内部复杂的人际关系和封建社会的诸多社会现象。
来旺妇求亲的过程充满了恃强凌弱的意味。来旺妇作为王熙凤管理外面账房的助手,倚仗着王熙凤的权势,为自己不成器的儿子求娶太太房里的丫鬟彩霞。她自恃有王熙凤撑腰,行事颇为嚣张,根本不把彩霞的意愿放在眼里。在她看来,彩霞不过是一个丫鬟,能成为自己儿子的媳妇,那是莫大的荣幸。
彩霞对这门亲事极为不满。她原本有可能成为贾环的姨娘,在贾府中获得相对较高的地位。然而,来旺妇的强行求亲,将她的命运推向了另一个方向。彩霞深知来旺儿的儿子在外头吃酒赌钱,无所不至,这样的人根本不值得托付终身。她内心充满了反抗和无奈,却又无力改变现状。她的反抗在来旺妇的强势面前显得那么渺小,只能暗自悲叹自己的命运。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