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红楼梦》第九十九回概述
《红楼梦》第九十九回“守官箴恶奴同破例,阅邸报老舅自担惊”,在全书中处于情节发展的关键阶段,此时贾府已逐渐走向衰落,故事的重心也从家族内部的儿女情长、生活琐事,更多地转向了官场风云和家族命运与社会环境的交织。
本回主要情节围绕贾政为官和贾府内院展开。贾政被外放为江西粮道,带着一众家人赴任。他一心想要做个清正廉洁的好官,秉持着为官的准则,凡事秉公办理。然而,他所带的家人却各怀心思。这些家人原本指望跟着贾政到任上能捞取好处,出发前甚至借贷大笔银钱来装点门面,可贾政的清廉让他们失去了敛财的机会,于是集体罢工。其中家人李十儿代表众人向贾政说明原委,并建议他放弃做清官,给下属捞钱的机会。正直的贾政竟被李十儿的几句话说动了心,开始在为官之道上有所妥协,这也坐实了他“假正经”的名号。
在贾府内院,虽然本回着墨相对较少,但也能看出一些变化。贾母、凤姐、宝玉、宝钗等人的生活也并非风平浪静。大观园曾经的繁华已不复存在,众人的心境和关系也在悄然发生着改变。同时,总督来信引出了探春远嫁的伏笔,为故事增添了新的变数。此外,薛蟠案件再次被提起,这对贾家来说无疑是一个潜在的威胁,进一步加剧了贾府的危机。
回目“守官箴恶奴同破例”,“守官箴”指贾政秉持为官的准则,想要做个清官;“恶奴同破例”则是说他所带的家人为了捞钱,集体违背常规,甚至罢工,而贾政最终也在家人的劝说下有所破例。“阅邸报老舅自担惊”,邸报中可能传来的消息让老舅(可能是王子腾相关人物)感到惊恐,预示着家族将面临更多的危机和挑战。这一回在全书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既延续了前文贾府逐渐衰落的趋势,又为后续情节的发展埋下了诸多伏笔,将家族命运与官场黑暗、社会现实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二、情节梳理与分析
1.贾府内院情节
在《红楼梦》第九十九回中,贾府内院的情节展现出了别样的氛围与人物心境。贾母与薛姨妈提起黛玉时,不禁悲从中来,往昔黛玉的聪慧灵秀、娇俏模样仿佛还在眼前,可如今却已阴阳两隔,这让贾母的心中满是伤痛。而凤姐为了化解这沉重的气氛,讲起了笑话。她向来是贾府中最能活跃气氛的人,巧舌如簧,妙语连珠。但此时讲笑话,更多的是一种无奈之举,她深知贾母的悲痛,想用自己的方式让大家暂时忘却哀伤。
宝玉在这一回中,灵性似乎渐渐消散。他曾经对黛玉一往情深,黛玉的离去对他而言,就像生命中最重要的光亮熄灭了。他变得有些痴痴傻傻,对周围的事情也不再像从前那样敏感。哪怕是病着,他内心深处善良的本性依然未改,还是见不得哪个女子不高兴。这种善良,在经历了黛玉之死后,显得更加深沉而无奈。他的世界仿佛一下子变得空荡荡的,只剩下无尽的思念和迷茫。
宝钗的日子也并不好过。她虽然嫁给了宝玉,成为了贾府的少奶奶,但却始终无法真正走进宝玉的内心。宝玉对黛玉的深情,像一堵无法逾越的墙,横亘在她和宝玉之间。她努力地扮演着贤妻的角色,操持着家务,可内心的孤独和苦涩只有自己知道。她在贾府中小心翼翼地生活着,既要应对各种人际关系,又要承受着宝玉的冷漠,日子过得艰难而压抑。
再看大观园,曾经是何等的热闹繁华。那里住着十来个青春年少的姑娘,她们吟诗作画、嬉笑玩闹,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李纨在这里管理着众人,宝玉则像护花使者一样,守护着这些姐妹们。还有无数的丫鬟仆人,穿梭其中,为园子增添了一份热闹的气息。然而如今,偌大的园子却变得冷冷清清。史湘云回家待嫁,薛宝琴、邢岫烟、李纹李绮等人也都离开了,迎春出嫁后命运悲惨,黛玉香消玉殒,宝玉和宝钗搬到了前院。只剩下李纨、探春和惜春三个主子,园子显得格外荒凉。
贾母甚至开玩笑地对凤姐说:“将来不要独自一个到园里去,提防她(林黛玉)拉着你不依。”这句话看似玩笑,却也透露出贾母对黛玉的思念和愧疚。后来王熙凤去园子,果然被吓得生了病,仿佛是黛玉的魂魄真的在园子里游荡。这也从侧面反映出,黛玉虽然已经离去,但她的影子依然笼罩着贾府,尤其是大观园这个承载了她太多美好回忆的地方。
贾府内院的这些情节,生动地展现了人物的心理变化和命运的无常。贾母的悲痛、凤姐的无奈、宝玉的迷茫、宝钗的苦涩,以及大观园的荒凉,都预示着贾府的繁华正在逐渐消逝,一场更大的危机正在悄然逼近。
2.贾政为官情节
贾政到任为官,本怀着一腔清正廉洁的抱负,想要在任上做出一番成绩。他初到任时,一心秉持着为官的准则,凡事都秉公办理,对下属要求极为严格。他认为自己作为地方官,就应该为百姓谋福祉,杜绝一切贪污腐败的行为。然而,他的这种做法却与下属们的利益产生了严重的冲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