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太医们的质疑和嘲讽,风云再次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的声音保持平稳,说道:“各位太医,我深知你们对我心存疑虑。但事实胜于雄辩,我在民间治疗了众多患者,采用的正是结合现代医学观念的创新方法。比如,对于疫病患者,我们务必注重隔离措施,严格避免交叉感染。在治疗过程中,除了运用中药进行调理,还可以采用一些物理降温、营养支持等辅助方法,多管齐下,提高治疗效果。”
一位年轻的太医忍不住上前一步,满脸质疑地说道:“什么物理降温、营养支持,简直闻所未闻。我们中医源远流长,讲究的是辨证论治,通过精准地分析患者的症状、体征和脉象,运用中药来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从而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你这些所谓的现代医学观念,纯粹是无稽之谈,背离了中医的传统理念。”
风云耐心地解释道:“这位太医,中医的辨证论治无疑有其精妙绝伦之处,是中华民族医学智慧的结晶。但现代医学也有其独特的优势和先进的技术,我们完全可以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就拿物理降温来说,当患者高热不退时,用温水擦拭身体,能够促进体表散热,有效缓解症状。这与中医的清热之法,本质上是相通的,都是为了降低患者的体温,减轻患者的痛苦。而营养支持则是通过合理的饮食搭配,为患者提供充足的营养,增强患者的身体抵抗力,更好地对抗疫病。”
但太医们依旧固执己见,不为所动。在他们心中,太医院传承多年的医术才是正统,是不容置疑的权威,而民间的东西不过是旁门左道,难登大雅之堂。他们认为风云是在公然挑战他们多年来积累的医学认知和崇高的权威地位。
院正见场面逐渐失控,变得混乱不堪,连忙咳嗽一声,试图稳住局面,说道:“好了,大家先安静下来。风云,你且先将你的治疗方法详细地写下来,呈递给本院正。至于是否切实可行,还需本院正和诸位太医进一步商讨研究,再做定夺。”
风云无奈之下,只好退下,开始精心整理自己的治疗方案。在接下来的日子里,风云在太医院中举步维艰,处处碰壁。他每次满怀诚意地试图与太医们交流治疗经验,分享自己的见解,都遭到了无情的冷遇。太医们在他面前总是摆出一副高高在上、不可一世的姿态,对他的话充耳不闻,仿佛他是一个无关紧要的透明人。
有一次,风云在巡视病房时,发现一位患者病情危急,生命垂危。他凭借自己丰富的经验和敏锐的判断,建议采用一种全新的治疗方案,包括加大中药剂量,增强药效,同时增加营养补充,提高患者的身体抵抗力。然而,负责这位患者的太医却坚决反对,态度强硬,他认为风云的方法太过激进冒险,极有可能加重患者的病情,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
“我从医数十载,对这种病情的治疗自有一套成熟的方法和分寸。你一个毫无宫廷行医经验的民间郎中,不要在这里肆意指手画脚,扰乱治疗方案。” 那位太医愤怒地说道,脸上的表情因激动而变得扭曲。
风云焦急地解释道:“太医,现在患者的情况万分危急,如果不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恐怕……”
“住口!这里是太医院,是皇家的医疗机构,不是你这个民间郎中可以撒野的地方。一切治疗都要按照太医院的规矩和传统方法来进行。” 太医毫不留情地打断了风云的话,语气中充满了不容置疑的威严。
最终,那位患者还是没能战胜病魔,离开了人世。风云看着患者渐渐失去生机的面容,心中充满了悲痛和无奈。他不明白,为什么太医们如此冥顽不灵,如此固执地不愿意尝试新的方法,哪怕这些方法有可能挽救患者的生命。
在太医院的日子里,风云感到前所未有的孤独和压抑。他时常一个人在太医院的花园中徘徊踱步,陷入深深的思考。花园中的花草树木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诉说着他内心的苦闷与迷茫。他深知,要想彻底改变太医们的固有看法,仅凭言语的劝说和解释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用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让事实说话。
终于,机会悄然降临。太医院收治了一位病情极为特殊、复杂棘手的患者。这位患者不仅持续高热、咳嗽剧烈,还伴有严重的腹泻和脱水症状,身体极度虚弱,生命体征极其不稳定。太医院的太医们尝试了各种传统的治疗方法,但患者的病情依旧毫无起色,甚至有逐渐恶化的趋势。
风云得知这个消息后,毫不犹豫地主动找到院正,态度诚恳地请求让他来治疗这位患者。他言辞恳切地说道:“院正大人,我深知此次任务艰巨,但我相信我的方法或许能为这位患者带来一线生机。恳请大人给我一个机会,让我一试。” 院正犹豫了片刻,目光在风云坚定的脸上来回审视,最终还是点了点头,同意了他的请求。院正心中也抱着一丝期待,希望能借此机会,真正见识一下风云是否真的有过人之处,是否能为太医院带来新的希望和转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