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喜鹊说得我和文丹丹都是一愣,是啊,我俩都犯了一个经验主义错误,以为自己的在这方面很专业,一直以自己的认知去推断事物的逻辑。
反倒不如花喜鹊,跳出逻辑之后,直指问题的核心。
我们是来找四面傩的,缅王墓葬在哪里,符不符合墓葬规制,和我们有多大关系?
我向他竖了个大拇指,称赞道“有道理!关键时候还是你看得明白!”
花喜鹊得意一笑,“那是,你不看看老子是谁,想当年我……”
“打住!打住!”我知道不能让他继续吹嘘下去,否则半小时都不带停下的。
“按你说的,还是赶紧先找找缅王墓线索吧!”我笑道。
花喜鹊撇撇嘴,“切”了一声,没有继续再说下去。
我不理一脸郁闷的花喜鹊,拿起手电,开始在这个巨大的溶洞中走动,寻找可能存在的线索。
文丹丹和莽泰也拿起手电,加入到我的行动之中。
溶洞很大,四周壁上还有不少的通道,黑漆漆的延伸向地底深处,我们不敢贸然进入,只能先在溶洞中搜索。
我们四人拿着手电,一人一个方向,仔细查看着洞中的每一个角落,洞中遍布的石笋和岩柱,让我们搜寻起来十分困难。
我费了半天劲,结果一点线索也没找到,正要问一下他们有发现没有,却听莽泰一声惊呼“快来看!这里!”
我循声跑过去,只见莽泰站在溶洞的一片岩壁前面,正用手直直的指向对面的岩壁。
我们纷纷把手电照过去,整个岩壁顿时暴露在我们面前。
这片岩壁非常平整,颜色也是青灰色的,和溶洞中其他地方的灰白色大为不同,花喜鹊用手电照了照,疑惑的对莽泰道“这不就是一片石壁吗,只是颜色不同,有什么奇怪的?”
莽泰摇了摇头道“你们走近一点看,这石壁上有很多线条,好像是刻了一幅画!”
听他这么一说,我们纷纷走到石壁跟前,花喜鹊仔细看了看,惊道“真的是一幅画!长生,你仔细看看这刻的是啥?好像是一个骑在大象身上的人啊!”
我点点头,没有回答他,拿起手电,仔细打量起石壁上的图案线条来。
这些线条是阴刻在石壁上的,看样子距现在已经有很多年头了,因为线条已经非常模糊,黑暗中即使有手电,不走近细看,也发现不了。
溶洞中如此潮湿阴寒,碳酸岩特别容易被腐蚀,这些石刻的画面能保留到现在,其实很不容易。
我知道古时候信息保存不像现在这么方便,很多石刻、壁画,都有记事的作用,因此立即对这些石刻上心起来。
整个画面的线条非常粗犷,但寥寥数笔,却勾画出一幅栩栩如生的画面。
花喜鹊说得没错,这确实是描绘的一个人骑在大象背上的场景,大象刻画的相当高大威猛,两根巨大的象牙,长长的突起。
大象四周有两队拿着兵器的人,看样子应该一群士兵。
只是大象背上端坐这个人显得非常奇怪,他的穿着明显比周围的士兵华丽的多,这一点从他胸前的妙翅鸟装饰就能看出,妙翅鸟是孔雀明王的化身之一,也是缅甸王者的象征。
整个人虽然坐在大象背上,但高度却和站起的士兵差不多。
如果按照这个比例推断,他的身高起码有两米五以上,这种身高恐怕真的很难见到。
最奇怪的是他的头,一前一后,居然长着两张脸,向前那张脸上,居然也有一个尺许来长,象鼻子一样的东西。
最下面的大象脚边,还刻了一些波浪一样的条纹,看样子就像一群士兵在保护着,端坐大象背上的王者在涉水过河一样。
“看来线索就是这里了!”我叹道。“这个骑在大象背上的人应该就是缅王。
这幅石刻描绘的场面,表述的意思应该就是缅王送葬时的场景,画面中大象过的河,很有可能就是指的我们面前的暗河!”
花喜鹊疑惑道,“你说骑大象的就是缅王,可他不是已经死了,不是应该装在棺材里吗?”
我笑着解释道,这些墓葬石刻,肯定是建造缅王墓的工匠刻的,古人说事死如事生,工匠地位卑微i,不可能让他们看到缅王死后的样子。
他们刻画的形象,应该是缅王活着的时候,而且画中缅王头上有两张脸,这个也不可能是真的,而是缅王戴的面具,说不定这就是我们要寻找的四面傩!”
花喜鹊指着其中一张脸上,长长的象鼻一样的东西道“那他脸上这个长长的东西,是个什么玩意?你别告诉我缅王是个那玩意儿长在脸上的怪物!”
还不等我回答,身旁的莽泰怒了,大声对花喜鹊道“你怎么能这样说我的先祖呢?”
花喜鹊说完这话,才想起身边还有一个缅王后裔——莽泰!
顿时露出一脸尴尬,拍了拍莽泰的肩膀“不好意思啊兄弟,我只是看他那个样子,突然想起了那个大象和蛇的笑话,一时嘴滑没忍住!我真不是有意的!”
见花喜鹊道歉诚恳,莽泰一时不好不好发作,嘴里闷闷的哼了一声,没有继续说话。
不过花喜鹊的话,倒是提醒了我,我斟酌了一下,沉声道“你还别说,这个长长的东西,真有可能是一条蛇!
我知道梅山教有种邪术,可以腹中藏蛇,当年梅山教余孽投靠缅王,说不定将这种邪术传给了他!”
文丹丹闻言也点头道“我也听说过这种邪术,据说叫做飞蛇五猖术,此蛇刀枪不入,水火不侵占。
平时用邪术将蛇蕴养在腹中,对敌之时张口吐出,中人必死!
即使主人死后,也会藏身于主人尸体之中,如有人想破坏尸体,就会被飞蛇所伤!”
花喜鹊和莽泰听了都大觉新奇,花喜鹊啧啧道“想不到还有这种东西,看来这缅王恐怕也不是个简单角色啊!”
我撇嘴道“那是当然!当年梅山教余孽投靠缅王,二者乃是各取所需,缅王冒着得罪大清朝廷的风险,也要收留他们,一般的东西绝对不能打动他!
我猜他提出的交换条件,除了四面傩,肯定还有梅山教的术法。”
喜欢民间道士之长生有道请大家收藏:(www.20xs.org)民间道士之长生有道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