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马店村的时候,三星在路口又接了一个六十岁左右的大婶,这个大婶穿戴不同于一般的村民,脸色红润,一说话就笑,三星叫他马婶儿。
高加林主动跳下拖拉机,直接跳到虚土窝里,裤腿和鞋子上都是土,等到把马婶儿搀扶到车上,马婶放好竹篮子,坐下后,看到高加林的皮鞋都是土。
“小伙子,看看,为了扶我,弄脏了你的新皮鞋了。”说着拿出手帕就要给高加林擦。高加林连忙阻止,“没关系,大婶,农村就是这样,想多干净也是不太可能,我下车后自己跺两脚就行。”
马婶笑眯眯的上下打量高加林,让高加林浑身上下感觉不自在。“小伙子,今年多大了?”“收了麦子就二十三了。”
“有对象了吗?”
“还没顾得上。”
马婶儿像查户口一样,把高加林的情况问了个底朝天,出于礼貌他老老实实一一作答。
他怀疑这个马婶儿是马店的媒婆,是不是估摸着想给自己说媒。村里的媒婆到处走村串巷,吃吃喝喝,再拿些好处,日子比一般人过得滋润。
一路上马婶没有提出给他说媒的事情,到了县城医院门口,马婶儿就下了车。拖拉机到了劳动局家属院门口停住,高加林下了车,看着还没有中午,先把东西放到传达室,和看门师傅打了招呼,就去县种子站找老同学了。
等到快中午的时候,他在门口碰到了堂弟海林,海林热情的把他带回家,二爸也是刚下班,和二妈在厨房做饭。
高加林要进厨房帮忙,被二妈赶了出来,让他和海林讲讲农村的生活,海林今年上高一,是二爸唯一的儿子,有些娇生惯养。等到饭桌上端上四大碗冒着热气,浇着肉丁的臊子面,高加林的馋虫就被勾了出来。
二爸看着他满意的说道:“加林,不错,没有给咱高家丢脸,明楼支书和公社的夏书记都夸你呢,遇到挫折还能重新站起来,好样的。”二妈热情的往高加林碗里夹黄瓜丝,让他多吃。
二爸是不轻易夸人的,听到二爸的赞扬,他抑制住激动的心情,只顾点头听二爸的教诲。海林有些不乐意了,提起他老子的意见,“爸,我哥轻易不来,吃着饭你还上政治课,真是?”
高玉智一本正经说道:“你还在读书,家里的很多事儿都不方便给你说,改天得闲让你妈给你讲讲,你哥以前经历过什么,你就知道了,正是因为他轻易不来,我才说这么多。哪像你衣食无忧,等寒暑假了,就回老家跟你哥体验体验农村生活。”
“爸,这是你说的,寒暑假我保准儿回去跟我哥进山劳动,你别催我回来就行。”二妈笑着说:“就你,我敢打赌过不了一星期你就自己爬回来了。”
海林吃过饭后,进到自己房间吃水果,高玉智对高加林说道:“加林,你现在是副队长了,记住一定不要翘尾巴。对高明楼一定要尊重,对村民心里再有情绪,也要装作什么都没有发生,只要吸取以前的教训,你娃前途远大,现在国家政策好,在农村也能搞出名堂,有啥难处给我说,只要是干正事,我和你二妈都支持。”
“听说你把张老秉抓了现行,都是少年意气,在咱们农村,这可是结了仇,就是扔了两个鸡蛋,他高明楼还小题大做,以后遇到事儿,考虑不明白就先不要做。”
高加林对于二爸的话有些赞同,有些也有自己的意见,他认为收拾张老秉没有一点错,这也是自己立威的时候。
临走高玉智硬塞给高加林二十块钱,高加林死活不要,高玉智说:“接着,这钱不是给你的,是给你妈的,我这边工作忙,不经常回去,这点儿心意你转交就行。”
二爸的工资算是高的,一个月有五十块钱,二妈工资比二爸低,一个三口之家在县城的生活相当富裕。
高加林不再客套,就收了钱,在路口等着下班的三星。三星一边开拖拉机,一边问刘巧玲的学习情况,高加林开玩笑的说道:“怎么这么关心巧玲的成绩,害怕她考上大学甩了你?”
“加林,你这样一说,我心里跟猫抓似的,就更没底了。你可要帮帮我,多美言几句。”
“我现在还是王老五一个,能帮你什么?”刘巧玲现在的学习很刻苦,模拟测验英语也上了八十分,如果按现在的程度,考上一个大学问题不是太大。
从这里基本可以判断高三星成功的概率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是明楼支书特别看重自己,有事没事恳请他帮助帮助三星,做做三星的工作,不要再对刘巧玲抱有任何幻想。
他们老两口对巧玲是彻底死心了,就是发愁三星依然执迷不悟。都是年轻人,高加林明白此时的三星和自己追求黄亚萍的时候差不多,被爱情蒙蔽了理智后,当局者是九头牛都拉不回来的。
高加林出山回来,见高明楼正推着车子在门口等他。“加林,骑上车子跟我走,王书记找我们有事儿。”
“明楼叔,等我洗把脸,换了衬衫,汗都出透了。”两人骑着车子没有直接到公社大院,而是到了公社旁边的一个饭馆里的包间儿。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