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张煌言的对于突围的美好想象,将很快被现实打脸。当他带着兵向前突围的时候,遇到了战场上的大杀器,林氏1651年型转管机枪。
士兵们成片成片的被机枪扫倒,张煌言的心也提到了嗓子眼。虽然之前就听说过招讨军实力强大,但未曾亲眼所见还是不敢相信。
他之前认为刘孔炤重兵集团的覆灭,纯属他手下吴三桂、唐通和左梦庚之流相互内斗,才让招讨军钻了空子,现在看来根本不是这样。
招讨军的强大武器先进倒是在其次,其强大的执行力和组织能力使得其能够穿越层层浓雾一昼夜奔袭上百里,堵在自己逃跑的路上才是最让人惊讶的。
虽说招讨军都是骑兵,机动能力强。但能够在夜晚行军不掉队,不使部队散乱才是真让人感到恐怖的存在。
张煌言自知,要是换做自己的手下在夜晚急行军,早都不知道多少人掉队了。说不定自己指挥的这重兵集团因此溃散也有可能。
张煌言有心杀敌,却无力回天。他手下的将士们在遭受了林氏1651年型转管机枪的毁灭性打击后,又挨了一顿胸甲骑兵的冲锋。再加上后方的溃兵奔逃至此冲乱了阵型。
整个大阵立即陷入了混乱之中,张煌言的士兵虽然坚持的时间比黄得功的士兵时间长一点。但也仅仅是溃败的时间长一点。整场战役的结果在张煌言带着将士们从凤阳出发时就已经决定了。
不,或者说整个伪明的命运,在他们决定向满清称臣时就已经决定了。
张煌言很快就被招讨军俘虏了,当他被士兵们押到郑成功面前的时候,心里的怒火再也抑制不住了,他破口大骂道:
“郑森!你背叛了大明,你背叛了对你关爱有加虞山先生,更背叛了视你为肱股之臣的陛下!”
郑成功叹了口气意味深长的讲道:“背叛大明?不,大明在崇祯十七年的时候已经亡了,那一天我亲眼看着先帝带着手下的将士们,冲向了李自成的闯军。”
“你错了,大明还没亡,我们还有弘光陛下,现在是弘光七年!”张煌言反驳道。
“弘光?你说的是坐在南京金銮殿里的那个伪君子吗?他也配称帝?他除了会对满清妥协,一味地盘剥百姓他还会做些什么?”郑成功反驳道。
“你不能这么侮辱陛下!陛下这么做一定有他的苦衷!他无时无刻不想着打回北京去!”张煌言辩解道。
“我想你可能忘了,先帝的遗诏是将皇位传给了我。而他朱由崧不过是窃据帝位罢了。至于苦衷,他在江南一口气选了1000多秀女快活的狠呐!百姓们都被他折腾的四处藏闺女‘快乐’的很那!
莫不是他的苦衷指的是秀女太多伤身体?他这行为跟那完颜构有什么区别!
再说打回北京去,自三年前起朱由崧在江北就有三十万大军了。而我军与满清在关外死磕时,他为什么不趁机杀进北直隶?
在我军与满清在锦州大战牵制满清主力时,他为什么不派兵北上?就连兖州、徐州等地也是因为满清将军力调走来对付我们,才让朱由崧有了机会,不费一兵一族拿下了这些地方。
回答我!自朱由崧窃据大位时起,你们可曾向满清开过一枪,打过一炮?”
张煌言说不出话来了,他反思了一下,确实如郑成功所言,这些年南明就没有跟满清打过仗,也没少折腾过百姓。
“说不出话来了吧?伪明这些年不仅没打过仗,还疯狂的进攻招讨军!要让我承认他朱由崧为帝,你得先问问死在峄县的5万无辜百姓答不答应,问问被黄河洪水冲毁家园的百姓答不答应!”郑成功质问道。
看着久久不语的张煌言,郑成功已经没有心情再跟他说什么了。如此愚忠之人,自己一时半会也没有能力给他拧过来。
“我不再劝你投降了,你愿意忠于朱由崧,就忠于朱由崧吧。这些日子你就跟在我的队伍里,我要让你看看我们招讨军,是怎么进南京的。”说罢郑成功命人把张煌言带了下去。
张煌言重兵集团覆没后,高杰重兵集团也在招讨军的打击下全军覆没。此时长江以北,伪明已经没有了成建制的军事力量。
江北明军的全军覆没给伪明小朝廷带来了极大震撼,一时间南明小朝廷里又分成了迁都杭州和沿长江死磕两派。不过还没等两派在南明小朝廷里分出个胜负,招讨军已经来到了长江北岸的杨州府。
并且守在长江口的招讨军福建舰队也已经击溃了长江口的南明水师,正在逆流而上,向南京驶来。
朱由崧看着战报,生气的责问道:“怎么回事,江北全线崩溃也就罢了。为何有1万人驻守的崇明卫也是不堪一击?难道贼军都是妖怪,能把船搬到岸上?”
马士英解释道:“这不能怪崇明卫,是…是平洋沙洲千户所投敌,总背后偷袭崇明卫,这才让敌人进了长江。”
朱由崧扫了一眼徐久爵、朱国弼等一众勋戚骂道:“投敌,投敌,投敌!你们都是干什么吃的!平洋沙洲千户所投敌,为何没有提前发现?”
徐久爵和朱国弼作为勋戚代表,自然是不会告诉朱由崧,这平洋沙洲守备千户所,是以当年被郑成功救下的渔民为基础组建的。这些村民视郑成功为恩人,郑成功来了,他们自然就降了。
而当时同意组建平洋沙洲守备千户所,也是南京五军都督府和兵部同意过得。如果要有问题,当年同意组建平洋沙洲守备千户所的所有人都有问题。
因此自然是没有人跳出来,冒着触怒徐久爵和朱国弼的风险,来揭示这件事的老底。
当然朱由崧责备归责备,真让他因为这事儿把手底下这些勋戚或者文武官员们收拾一顿他是做不到。毕竟朱由崧这个皇位,还是这些人抬他上来坐的。
他们既然能把朱由崧抬上来,自然也能把他赶下去。
南明小朝廷里虽然分为抵抗派和迁都派,两边水火不容。但在核心上有一点是一样的。
那就是都不会向招讨军投降。毕竟这郑成功在北边和福建干的土地改革,那是真会要了他们的命,绝了他们的根。
两边讨论来讨论去,不论是迁都还是抵抗,他们必须要依靠长江天险再打一仗。只有这样才能绝了郑成功渡江的心。
喜欢十七世纪富二代请大家收藏:(www.20xs.org)十七世纪富二代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