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家人行动力很强,尤其是沈七刀,说干就干。
一大早,他就在鸡圈后侧方挥着锄头,不到中午的功夫,就开出了两分地,而且是已经分畦整平了的。
等土壤晒干,就可以整基肥开始育苗了。
沈淮喂鸡的时候,看到桐油小苗苗旁边排列整齐的小方块,惊呆了。
他爷爷这执行力,绝对能打一百分。
吃完晚饭,沈七刀带沈淮出去串门,顺便看沈杨在学堂适应的怎么样。
谁知,还没到走到沈杨家,就先听到沈继亮的怒吼声从屋里传来。
“…你是猪脑子吗,都学了一个月,连最前面的两行句子都背不下来,你在学堂到底有没有认真学。”
接着,是沈杨嗷嗷的哭声,还有沈杨娘恨铁不成钢的骂声。
“……”沈淮默默的替沈杨点根蜡。
大兄弟,你自求多福咧。
沈七刀大摇大摆的走进去,看到满地打滚的沈杨,伸手拦住沈继亮。
“有话好好说,别光想着打孩子,先了解是什么问题,若真是孩子上课偷懒,不认真听,你再打他也不迟。”
沈继亮是劝住了,但是沈杨娘还是很生气,“五叔你是不知道,这混账才去学堂一个月,不知从哪里学来的做派,这两天一回来就给我们摆少爷的谱。
他爹看不惯,叫他背书,他背不出来还顶嘴。
真是造孽啊,家里掏了那么多银子,好的没学到尽学这些坏的。”
沈杨娘说完,痛心疾首的捂着胸口,觉得那四两束修被糟蹋了。
这下,沈七刀也冷着脸,“杨小子,你娘说的可是真的?”
沈杨低着头,时不时抽噎一下,根本不敢吭声。
“五爷爷问你话呢,哑巴了吗?”沈继亮又是一吼。
然后,沈淮看到沈杨明显一抖,可见方才是被打狠了。
为了不让小伙伴再次挨打,沈淮开口道,“沈杨哥,你们班有很多少爷吗?”
不然他一个村娃,怎么知道摆少爷的谱。
见是沈淮在说话,沈杨这才慢慢抬头,目光下意识的往沈继亮看了一下,见对方没有要动手的意思,才支支吾吾的把话说出来。
“我们……我们班一共有五个,有一个是魏家的表少爷,一个是王地主家的小少爷。”
两位少爷吃的真好,顿顿吃肉吃鸡腿。
沈淮又问,“他们两个不用背书吗?”
“要的,他们今天还挨罚了。”
“那你还学他们?”沈淮翻了个白眼,“挨罚很丢脸的,你不怕丢脸吗?”
沈杨突然支棱起来,“我又没挨罚,为什么要怕。”
“那你刚什么意思,难道背不出来还能是故意的不成?”沈继亮语气不善,“沈杨,你最好给我一个理由,否则我饶不了你。”
沈杨又抖了一下,最后迫于沈继亮的威严,支支吾吾、颠三倒四的说了一大堆。
大致意思是:王家小少爷挨夫子罚后,回去就跟家人耍少爷脾气,家人不仅不骂他,还给他做了很多好吃的。
沈杨很羡慕,所以就学了这招,也想让家人给自己做好吃的。
谁知适得其反,好吃的没有,就先被亲爹赏了一顿竹子炒肉。
沈淮知道原因后,很想笑。
他这位堂哥,真是个人才,懂得如何现学现用,就是有点水土不服。
沈七刀也是哭笑不得,“你小子,想吃肉就直说嘛,非得整个昏招出来,你爹不揍你揍谁?”
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后,沈继亮夫妇气也消了。
他们还想教育两句的,可想想又算了,就当给孩子留点颜面。
躲在后院的沈四爷和沈继辉夫妇,见堂屋没了动静才出来跟沈七刀唠嗑。
沈淮等沈杨洗了脸换了衣服才去找他,这时候,沈林也冒出来了,还对沈淮调皮的眨眨眼。
感情方才揍人的时候,大家都躲起来了。
“笑什么笑,很好笑吗?”沈杨见沈淮和沈林脸上挂着笑,没好气的开口。
他的眼睛红红的,声音带着很重的鼻音。
沈淮立即伸两根手指抵住嘴角,“我没笑,你别胡说。”
沈林有样学样,也学沈淮用手指抵住嘴角,然后不停的摇头,表示自己没有笑。
但是他和沈淮的眼睛,却是憋着笑意的。
沈杨抹不开面子,赌气道,“我要背书了,你们自己去玩吧。”
说着,拿起【三字经】就看了起来,那样子,还挺认真的,如果书没拿反的话。
沈淮还好心提醒,“沈杨哥,你书拿反了。”
沈杨下意识的合起书籍,看到封面是反的,瞬间如同被踩了尾巴的猫,跳了起来。
“出去,你们给我出去。”
他恼羞成怒的把沈淮和沈林赶出去,然后把房门关上。
看着重重关闭的房门,沈淮和沈林终于忍不住,大声笑了出来。
房里的沈杨,又羞又怒,恨不得找个洞给躲起来。
“怎么了?”沈杨娘见两人笑的很大声,探出脑袋问道。
“伯母,沈杨哥正在背书呢,就把我们赶出来了。”沈淮说完话,拉着沈林去了前院。
他本来是想从沈杨这里了解魏家学堂的夫子是什么样的,现在这情况是没法打听了。
跟沈林去铁柱家玩了一会儿,觉得没意思,沈淮又回去找沈七刀。
“四哥,那我先回去了,改天再过来坐坐。”
沈七刀见沈淮回来,提着两个破了洞的木盆离开。
回到家中,沈七刀敲敲打打一顿操作,很快把木盆补好。
“三郎,你过来看看这样成不成?”
沈淮凑近一看,见盆地的漏洞堵住了,夸赞道,“爷爷的手真巧,把洞口堵住,就不用担心使用的时候会漏东西了。”
有了木盆,沈淮第二天起来就开始整活,不过这次的程序跟之前的不一样,因为桐油果带毒,不能直接使用。
需要长时间泡水,换过几次水才能用,而且占比不能太多。
所以敲碎桐果泡水之后就没下一步动作了。
之后几天,沈七刀整好基肥,就带着沈继业和沈淮去播种育苗。
精挑细选的两百颗种子,全部下播。
到了月底,沈继业之前播下的桐油种子陆续发芽,而且发芽率不错,种了五十颗,发芽三十二颗。
就是旁边扦插的桐油枝条,还没什么反应。
倒是田里的油菜,花开的很旺,远远看去,一片金黄。
二月结束之后,很快迎来雍州郡最隆重的节日之一,三月三。
喜欢穿成农家独苗,我科举兴家请大家收藏:(www.20xs.org)穿成农家独苗,我科举兴家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