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突然抓住苏怀瑾的手,掌心的老茧蹭得她手背发疼,浑浊的眼睛里泛着水光:“闺女,我就想能看着孙子上小学,不想每次透析都怕醒不过来……”儿子别过脸去,抬手抹了把眼睛,手机里还播放着TS集团的广告:“全球首款人工肾芯片,让肾衰患者告别透析……”
苏怀瑾轻轻拍了拍老人的手,触到他腕骨处突出的骨节:“您的脉在变好,说明胃气在恢复,就像枯树冒新芽,得给它时间。”她抽出纸巾递过去,看见全家福里的小孙子正举着糖葫芦傻笑,“下周我们再调调药方,把肉桂加到9g,温阳的力道再足些。”
暮色染透诊室的纱窗时,张建国的轮椅碾过满地余晖,儿子推着他出门前,突然转身鞠了一躬:“苏医生,我们信您,就按中医的法子治。”走廊传来他低声的安慰:“爸,等您好些了,咱回山东老家,您不是总念叨村口的老槐树么?”
苏怀瑾整理着随访记录,听见中药房传来老周筛药的声音,制附子的辛香混着肉桂的温热,在渐凉的空气里弥漫。墙上的《黄帝内经》挂画映着夕照,“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的字句格外清晰。她知道,慢性肾衰的治疗就像场漫长的拔河,西医的透析是稳住绳子,中医的调理则是慢慢往回拉——而张建国脉象的变化,正是身体在这场拉锯战中发出的积极信号。
护士站传来呼叫,下一位患者是高热39℃的流感病人。苏怀瑾披上白大褂,经过肾病诊室时,看见张建国的全家福被端正地摆在床头柜上,老人闭着眼睛,嘴角似乎带着笑意。窗外的初雪开始飘落,她想起《黄帝内经》里“冬不藏精,春必病温”的警示,脚步不禁加快了些——在这个病毒肆虐的季节,中医的脉诊与方药,正像道温暖的屏障,守护着每个渴望康复的生命。
喜欢岐黄手记请大家收藏:(www.20xs.org)岐黄手记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