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铭霄居住的地方,隐藏在非常老式的居民楼里,巷子太小,连节目组的车都没办法完全开进去,只能停在附近一所学校的门口。是的,这是十几年前的“学区房”。
他就在那所曾经着名初中的门口,穿着和进进出出的学生一般无二的运动服,仿佛穿越过了近十年的时光,站在她的面前。
和不被允许“早恋”的中学生们不同的是,叶铭霄可以正大光明地牵起故徐行的手,和她一起回到自己的家。
走进学校前的小路,穿梭在一棵棵梧桐树影下,闻着只会在校门口出现的小摊炸串的香气,听周边经过他们身旁的学生们说着少年人的八卦。
五感里爆发式地生长出青春的气息,让故徐行恍惚间以为,自己陷入了互联网上有关“回到过去”的梦核幻象里。
【哇,我家以前也住这里,原来我和小叶还当过邻居】
【那小叶离开国内的时候好早啊,怪不得约会方式还停留在上世纪hhh】
随之而来的,却是叶铭霄相较往日更为轻松的表现。他指着他们经过的一草一木,和她说着自己举家搬到海外之前,留在这条路上的全部记忆,就好像他身体里的时间,还停留在十年前一样。
他说,他只在这里住到初中一年级结束,但仍旧认为这是他的“家”;
他说,每次回国长住,只要回到这里,就像不需要适应期,他还一直住在这里一样;
他说,他离开时,都还没有来得及交到一个好朋友……
从学校走到他家的路程只需要十分钟不到,但他仿佛想和故徐行说尽,这个对他而言,最温暖舒适的“港湾”。
终于,他们走进了一栋并不显眼的老房子,踏上没有电梯的楼道台阶,打开了那扇还贴着上一年春联的门。
不知道是不是上一辈人统一的装修风格,第一眼看过去,故徐行还以为回到了她小时候住过的老房子。
应该是真的不长住,叶铭霄并没有改变很多房子原始的布置,只是简单收拾过,甚至床的尺寸对比他现在的体型来说,都略显局促了。
向窗外看去,另一边的景致里,赫然能看见叶铭霄就读过的小学操场。可以说,他在国内所有的记忆,都被封存在了这间小房子里。
故徐行看着这间屋子里,充满着童趣的积木摆件、小时候他看的书,以及上个世纪才有的MP3,好像看到了童年的叶铭霄。他打开一个DV机,向她展示着,小学文艺汇演里,父母在现场欣喜地录下来的视频。
“好可爱啊。”她发自内心地感叹。混血儿的宝宝时期,他最可爱的时候,就这样展现在了她的眼前。她看着叶铭霄搞怪地在舞台上,和一群小朋友们一起笨拙地跳着舞。是他现在的脸上,不再会轻易流露出的傻笑。
但他接下来说的话,却使她的心,微微酸涩着涨痛了:
“这就是,我想和你分享的,我所有还算鲜活的记忆了。
在这之后,我就跟着父母出国了。我无法抱怨什么,因为这是他们深思熟虑的决定,从现实意义上来说,也是对我更‘好’的选择。
出国以后,我的世界好像也被分割成了两半。在国内时的快乐,甚至父母时刻的陪伴,都随着出国这件事消失不见了。他们开始变得很忙,我住在寄宿学校里,很长时间才能见上一面。
我根本不能做到完全“融入”这个新集体,对华人来说,我太外国了;对外国人来说,我和他们也不一样。
于是我开始慢慢学会,不再麻烦别人,什么事都自己承受。虽然看到别人有亲朋好友陪伴,也羡慕过,但不再期待会有人来。”
【我好想吐槽一句,这算不算网上那种,“我不要很多钱,我只要很多爱”,但小叶看着确实有点可怜】
【看我IP,其实许多一代移民的小孩过得都挺惨的,很小的时候就跟国内熟悉的环境完全断联。叶铭霄没说那么仔细,但在这边,学校里的歧视比大家能想象到的严重好多】
听到这些的故徐行,想起了她刚刚开始着手,要送自己的电影“出海”时,遭到的一样的冷遇。
这种共情让她跟随着自己内心的第一反应,伸出手再次拥抱了他。好像在他们之间,拥抱已经成了最常出现的安慰方式。
叶铭霄紧紧回抱着的双手甚至开始颤抖,慢慢将她的脸捧起,好像要让她看清他汹涌澎湃地流动着的感情。
“你知道吗?我喜欢冲浪,喜欢这些极限运动,也是在试图更多地刺激我的情绪,让我还能体会到一些快乐。”
他顿了顿,继续说着:我还去看了心理医生,他建议我,要多在这个世界上找到一些情感锚点,这样才不会那么痛苦。
还有,喜欢上你,虽然是一瞬间发生的事,但对我来说并不突然。不知道这算不算‘一见钟情’,在我见到你的第一眼,我才懂了华人常说的‘一眼万年’是什么感觉。
但是,我认定你的时候,是海报拍摄那天,不知道你还记不记得,我所有要弯下腰的动作,你都会下意识地替我挡住桌角,防止我撞到。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