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令安可是知道,陆文清夫妻回了省城,应该是过得不是特别好。
想来没有工作,生活上应该有些困难。
如果是需要借钱,或者有什么要帮忙的,他一定帮。
孔令安都已经做好,陆文清是来找自己借钱的准备了。
陆文清却往边上一指:“老孔啊。不是我找你,是她找你。”
陆文清来之前完全没问谢景瑛,为什么要找一个农学专家。
但这一段时间的相处,让他对谢景瑛有基本的了解和盲目的信任。
他们夫妻两个欠了谢景瑛这么多,只要是谢景瑛的要求,他能满足的一定尽量达成。
所陆文清也不知道,谢景瑛到底有什么事非要找一个农学专家。
孔令安看向谢景瑛,眼神透着询问。
谢景瑛也没绕圈子:“孔教授,是这样的。最近天气非常的火热。明明才五月初,但温度已经比以前六月都高了。我想知道,像这样的高温天气,对于农作物会有什么影响?”
孔令安原来还想着,陆文清随便找个小姑娘过来,应该是有什么事相求。
但没想到,对方一来就问这么专业的问题。
这让他都忍不住开始端正了态度,变得认真了起来。
“小谢同志,你这个问题,问得好。”
孔令安最近也关注到了,天气的反常。
“温度太高,对于农产品的影响就太大了,最简单的例子,就是一些应季的农产品,可能会出现拔苗助长的情况。这种情况不是人为的,而是因为……”
孔令安话刚起头,谢景瑛已经拿出笔记本开始记笔记了。
看她这样,孔令安说得更认真了。
等他把高温和季节突变对农作物的影响说完,谢景瑛已经记了一大本笔记了。
“那,孔教授,你看,像最近这样的天气,过分的火热。那有没有可能过段时间降温,或者说天气晴太久了,就开始下雨?”
“有可能。”气象 的事,从来都是千变万化,不可能是一两句话就能概括的。
“我其实最想了解的事,我感觉,这么热的天,那如果天气突变,下起了暴雨。在发大水的情况下。要怎么保住被水淹过的稻苗?”
现在春种已经结束,四月中旬到下旬,早稻就已经全部种下了。
这些水稻被洪水淹过后,怎么样才能尽可能的避免损失。这是谢景瑛最关心的问题。
孔令安看谢景瑛的眼神都不对了,这个问题比刚才又更专业了。
“小谢同志,你是农学专业的?”
“不是。”谢景瑛摇头:“我是知青,我有过种地的经验。”
上辈子,她怀孕的时候,遇到了这一场几十年都难遇的大洪水。
新岗村损失严重,刚种下去的稻子几乎全毁了。
谢景瑛虽然已经怀孕了,但也是要下地的。
看着自己不久前辛辛苦苦种下的水稻就那样毁了,她不知道多心酸。
她以前是在城里长大的,对农活一无所知。
后来下放,她学会了干农活,但也只知道干活。
别人怎么干,她也怎么干。她干活确实是一把好手,但全部的经验,都来自于新岗村的老农民。
但老农民也只是依经验,缺乏科学的规划,管理。
她想,她重来一次,总要做点什么吧?
“你这个问题也问得很好。J省水系发达,每年都会发洪水。不说其它。就我们隔壁县,建国以来有记载的巨大洪水,就有十八次。其它汛期的小型洪水就更不用提了。”
“汛期一来,农民就会遭遇重大的损失。我们这几年也一直在研究,怎么样让经历洪灾的农作物尽可能多的保存下来。”
“所以我才来向你讨教。”
孔令安点头,看着谢景瑛好奇的眼神,也没有问她为什么想知道这些。
他把自己和同事们的研究结果,极大方的分享给她。
“如果遇到了洪水,那么在洪水退后,首先就要进行清理和消毒。这里就牵扯到两个方面,一方面是……”
谢景瑛像刚才一样,记笔记记得特别认真。
陆文清坐在她边上,看着谢景瑛速度很快,但字却很工整。
她几乎是把孔令安说的每个字都记下来了。
这个小姑娘,真的不得了。又勤劳上进还又好学。
她好学是真的。
陆文清和邱语除了教她功课,日常也会经常和她聊些生活上的事。
他很惊喜的发现,谢景瑛记性很好,几乎是过目不忘。
很多时候,他和邱语聊一些学术上的事,谢景瑛初听不明白,但后面她会自己去找答案,或者是查资料。
等下次时,遇到他和邱语说些学术上的事,她也能搭上话。
这样的学生,真的是老师最喜欢的。
时间不知不觉过去了一个小时。
孔令安已经把自己知道的,全部都说了。
看着谢景瑛密密麻麻的记了好几页,他端起茶杯喝了口茶润喉。
“小谢同志,你问这些,是因为你还要下乡了吗?”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