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丰元年正月二十,申时,流民营的破庙前聚集着百余名匠人。残垣上的"福"字砖雕已剥落大半,唯有断墙下的灶台还积着前日的灰烬。李匠人踩过瓦砾站上断墙,腰间新系的火焰纹挂件换成了粗麻绳结,绳头缠着从铁仙会布带上撕下的火绒——此刻正被他用燧石击出火星,映着手中半旧的竹筹。
"铁仙会扛着精铜算筹进了城!"他的声音撞在残墙上,惊飞了梁间的雨燕,"他们要在紫禁城算皇粮亩数,可咱们的孩子还在拿木棍画算筹!"他举起竹筹,筹身新刻的"匠"字被火星燎出焦痕,火焰纹路从刻痕里蜿蜒而上,仿佛要将整个算筹点燃。
人群中响起此起彼伏的叹息。卖糖粥的王师傅掀开粥桶,露出底层藏着的半截算筹,筹身用糖霜画着"一硝二磺三木炭"的简笔图示;抱孩子的张婶解开襁褓,露出婴儿枕下的竹筹摇铃,那是用她亡夫留下的算筹改的。李匠人看见老铜匠袖口露出的铁锚纹布带,布带边缘已被撕成流苏,露出底下暗红的补丁——那是用破红旗改的。
"算筹该是暖的!"李匠人忽然扯开衣襟,露出内衬的粗麻布,上面用灶灰画着篝火图案,"咱们生火!生一堆能照亮匠人活路的火!就叫——篝火盟!"他踢开脚边的铁仙会铸铁算筹,那枚"湘舵01"号在泥水里滚出辙印,恰与他脚下的篝火草图重叠。
破庙角落里,老匠人拄着拐杖站起,怀里抱着用油纸包着的《算学启蒙》残页:"我教了三十年匠人课,不能让算学断在权贵手里!"染布坊的赵娘子举起染成赤色的算筹:"我用茜草根染了三十根筹,以后咱们的算筹就该像火一样红!"
李匠人跳下断墙,从老匠人手中接过残页,纸页间掉出半片火漆印——那是铁仙会密档的残片,却被用来包过孩子的伤药。他摸出腰间的麻绳结,往断墙下的灶台一掷:"篝火盟的火,第一要烧化匠人身上的枷锁,第二要照亮算学该走的路,第三......"他抓起一把混着炭屑的泥土抹在算筹上,"要让这火比紫禁城的琉璃瓦更亮!"
暮色漫过破庙时,匠人们用断墙残砖垒起篝火台。王师傅搬来存了半年的粟米秸秆,张婶贡献出最后一块火绒,老铜匠熔了半枚废铁锚,在篝火台刻下第一朵火焰纹。李匠人将铁仙会的铁锚纹布带拧成灯芯,浸入从松脂里熬出的油膏,当火焰腾起时,布带上的"锚"字被烧得蜷曲,露出底下被覆盖的"匠"字笔画。
"看!"染布坊赵娘子指着火焰,算筹在火光中投出的影子竟像展翅的凤凰,"这是咱们的篝火纹!"匠人们纷纷掏出算筹,在火光照映下刻下火焰图腾:有的刻在竹筹顶端,有的刻在木柄侧面,火光跃动间,百枚算筹组成的火焰阵在断墙上投下巨影,仿佛要将夜幕烧出个缺口。
这一夜,流民营的破庙亮起了第一堆篝火。李匠人用烧红的算筹在墙上刻下盟规:"篝火所照,匠人不孤;筹火虽微,可暖千屋。"篝火余烬里,铁仙会的铸铁算筹渐渐失去冷光,而匠人们手中的竹筹被火烤得发暖,刻着火焰纹的一端还冒着松脂香。远处的湘江上,铁仙会的漕船正驶入衡州水门,船上的精铜算筹在月光下泛着冷硬的光,却照不亮流民营里此起彼伏的鼾声——篝火盟的匠人枕着算筹入睡,梦中是漫山遍野的篝火,每堆火上都架着用算筹烤热的粗面饼。
篝火盟成立了。没有官印批文,没有锦绣旗幡,只有一堆永不熄灭的火,和一群在火光中刻算筹的手。当黎明的雾霭漫过破庙,李匠人拾起半块烧剩的铁锚,将它敲进篝火台中央——此刻,铁锚不再是权贵的象征,而是篝火盟的第一根桩子,深深扎进匠人世代耕耘的土地。
喜欢嘉庆变法:数据治国请大家收藏:(www.20xs.org)嘉庆变法:数据治国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