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国皇宫灯火通明的御书房内,身穿暗红色五爪金龙圆领袍衫,头发花白的宇国皇帝正在批阅那永远批阅不完的奏折。
他揉了揉有些发胀的眉心,放下手中奏折后端起了茶杯,准备稍作休息。
一名满头白发的老太监手抱拂尘,迈着小碎步快步走来。
老太监面带笑容,给皇帝行礼后从宽大的袖子里抽出一本厚厚的奏章道“陛下,保国公的密奏到了。”
“嗯?呈上来。”
老皇帝放下茶杯有些责怪的说道“赵岩明这次怎么搞的?怎么连安平城都没有给朕保住?朕要看看他这仗究竟是怎么打的!”
老太监毕恭毕敬的将奏折双手递上后笑着说道“这一次保国公可是临危受命,带的兵也是少了些。老奴觉得除非陛下亲自挂帅,否则任谁也只能做到保国公这般地步了。”
老皇帝一边认真翻阅奏折一边不满的说道“你这个老奴收了赵岩明多少好处?这般为他说话?”
这要是换了旁人,早就被老皇帝这句话给吓死了。
老太监则是苦笑道“陛下,您就别吓唬老奴了,保国公可是属铁公鸡的,这个名头还是您给钦定的。
要是保国公真来贿赂老奴,老奴一定会放鞭炮庆祝。”
“那老货属貔貅的,只进不出!嗯?”
老皇帝的注意力突然被奏折上的文字所吸引,竟认认真真的看了好一会。
老太监也好奇皇帝是看到了什么,突然变得表情凝重起来。不过他能做到总管太监的位置,靠的就是懂得遵守本分,所以只要皇帝不说,他是绝对不会多事的。
“十四岁的神将?带领一千人,破万户?”
老太监只听了个只言片语,虽然还是一头雾水,不过他很难得的从皇帝脸上看到了震惊的神色,便猜到奏章上写的事绝对小不了。
“传左丞相!”
“遵旨!”
老太监不敢怠慢,小步快跑着前去传旨了。
老皇帝站起身背着手在龙书案前踱步,最后又把目光看向了那道密奏。
一位身穿紫色圆领襕袍,头戴硬翅直角幞头,腰悬金鱼袋的老者大步跟着老太监向御书房走去。
老者虽然显得消瘦,可腰背挺得笔直,一对霜眉微蹙,显得不怒自威。
老太监提着宫灯,将这位老者引领到御书房前,笑眯眯的低声说道“请左相稍待。”便率先进入御书房之中。
没过多久,老者便听到老太监高声喊道“宣!左丞相刘安国进谏!”
老者大步走入御书房内,见到端坐于龙书案后的宇国老皇帝,刚要行礼便听到老皇帝笑着说道“刘爱卿无需多礼,赐座!”
刘安国从老皇帝打天下起便追随其左右,早就习惯了这位皇帝陛下的平易近人,他性格直爽,也不喜欢那些繁文缛节,拱手道了声“谢陛下!”后便坦然坐在了太监搬过来的绣墩之上。
“左相先看看这个!”
老皇帝把保国公赵岩明的密奏递给了老太监,老太监又双手捧给了刘安国。
刘安国打开密奏细细看了起来。
过了好一阵,哪怕是刘安国这位见过无数大风大浪的宇国左相,也忍不住深吸了口凉气。
他合上奏折,表情严肃的对皇帝拱手道“陛下相信保国公所说为真?燕州真的有一名十四岁的神将?”
老皇帝点头道“朕相信保国公没理由蒙骗朕!而且密奏上写的很清楚,那十四岁的神将可是当着两军将近十万人的面,引发了异象,这种事绝对做不了假!”
刘安国沉吟一阵后说道“如果保国公密奏中所写,那叫梁坦的小将所有功绩全部为真,那么陛下打算如何封赏于他?”
老皇帝苦笑道“朕就是拿不定主意,这才请左相前来商讨的。”
刘安国闻言再次打开密奏看了一遍,然后才拱手道“按密奏所书,此子拒绝了保国公为他安排的禁军指挥使的官职,一心想要留在燕州,那么此人与戎寇有不共戴天之仇应该是真的!”
老皇帝点头道“不错!这孩子父母、师父被戎寇所害,他年轻气盛,想要报此血仇,也在情理之中!”
“可他决绝加入禁军,说明此子并不是循规蹈矩之人,怕是心中并没有忠君和报效朝廷的心思,甚至还有野心!
在老臣看来陛下想用此子,正该趁其丧父丧母之时以恩义待之!让其心中视陛下为父!如此可让宇国得一良将!”
刘安国顿了顿,突然表情阴沉的继续说道“如果陛下不想用此子,当速杀之!”
老皇帝皱眉道“左相这是何意?”
刘安国解释道“正所谓,不仕即不忠!从此子段然拒绝加入禁军,就足以说明他此前从未把陛下当做君父!也未将朝廷放在心上!如此子羽翼丰满行谋逆之事,必会给宇国带来灭顶之灾!所以老臣才会进言当速杀之!”
老皇帝摇了摇头笑道“朕要是真的同意左相之言,将这孩子杀了,朕怕是要丢掉宇国的军心士气啊。”
刘安国阴沉的老脸上瞬间露出了和煦的笑容。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