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金儿脸色尴尬,缓缓说道:“你不要多心,爹爹肯定没有这个心思,必定是下边的人嚼舌根。”
杨元嗣反应过来,这个皇城司肯定跟徽宗有关,也就没有深问。
等到了宫城门外,一队禁军在守门,元嗣等人却是不能再往里送了。
公主嘱咐道:“你以后不要再单骑出阵了,禁军虽不济,也有十万人可助力。”
杨元嗣也只能苦笑点了点头,赵金儿又拉过一个小厮。
这小厮叫作玲珑,长相机灵,说是有紧急情况可以代为传话。
看着公主恋恋不舍的进了宫门,杨元嗣转头对花荣道:“这皇城司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花荣朝着地上吐了一口,气愤的说道:“都说官家被奸臣蒙蔽,我看他本来就是个昏君!”
鲁达在旁边帮腔道:“说的好!”
杨元嗣看他俩如此义愤填膺,急忙阻止道:“这是什么地方?噤声!”
花荣还是一脸怒气的解释,杨元嗣才了解了他们愤怒的原因。
皇城司职能大概相当于明朝的锦衣卫,属于皇帝亲自管辖的特务机构。
他们的主要职责就是监视百官动态,渗透到军中和民间搜集情报。
这群人叫作“察子”,往往会凭借手中的权力欺压百姓,勒索官员,甚至构陷忠良。
在大宋军民眼中的风评是非常差劲,被他们盯上,不死也要掉一层皮。
元嗣笑道:“想不到官家看着懦弱,还有这个手段。”
花荣心想:刚才还叫我们噤声,你这话可更是大逆不道。
这话他只敢在心里想,却也不敢说出来,赔笑道:“主人你又想岔了。”
元嗣诧异道:“这又是为何,有话快说!”
花荣说道:“官家整日花天酒地,哪里能顾得上这些,主管皇城司的人却是三皇子郓王赵楷。”
杨元嗣点了点头,这个赵楷他有印象,说是跟赵金儿关系最好的一个皇子。
他也明白了赵金儿为什么会如此尴尬,毕竟自己刚立大功,不给奖赏也就罢了,还给监视上了。
花荣和鲁达的不忿也就有理由解释了。
杨元嗣心里倒是无所谓,这大宋是怎么起家的赵大赵二比谁都清楚。
他们自己的道德底线如此之低,对于别的武将更要小心提防。
只是这重文抑武的政策难免矫枉过正了,才会出现八十万禁军无人可用的局面。
只是这皇城司不知道实力如何,他们的情报倒是有可用的地方。
“杨兄弟,找的你好苦!”
一个穿着长衫的人一边大喊一边跑了过来。
杨元嗣定睛一看,原来是自己的老朋友,太学生陈东。
他遇见故人心里非常欢喜,向前将他一把抱起。
陈东本来正要施礼,被他勒得满面通红,口里喊道:“成何体统,成何体统,杨兄快放我下来。”
杨元嗣哈哈大笑,将他放在地上,又拉着他的手说道:“你来找我正好,正当痛饮三百杯!”
陈东急忙推辞,“我找你有正经事……”
杨元嗣哪里管他,几乎拖的他双脚离地到了驿馆。
现在正是宵禁时刻,街巷里的酒楼饭店是指望不上了。
不过有钱能使鬼推磨,花荣拿着银子去找枢密院的那个虞侯,不到一刻钟就整治了七八个菜,三坛子酒。
杨元嗣拍开封泥,闻了闻坛子里的酒,喊道:“好酒!”
花荣和鲁达也来相劝,陈东被迫一连干了三碗酒。
他脸色酡红,佯怒道:“你们这是待客之道吗?”
杨元嗣这个时候却正经了起来,他拱手道:“正是因为有求于陈大学士,我们兄弟三人才敢在此设宴啊。”
陈东看他说的如此郑重,用筷子夹了一块上好的羊肉送入嘴里,慢条斯理的说道:“好说,好说。”
元嗣放下酒碗,问道:“陈忠觉得郓王赵楷人物如何?”
陈东心里一震,他今天要说的事情恰恰跟这个皇子有关。
赵楷是徽宗的第三子,母亲王贵妃非常受宠,他本人也很受徽宗器重。
这人聪明绝伦,饱读诗书,曾经化名去参加科举,居然中了状元。
因为是皇子,为了避嫌所以被徽宗点为榜眼。
成年后其他皇子都被安排在广亲宅集中居住,由提举宅事管理看管。
徽宗却在金水门旁边给他建了一座大宅,亲笔题字“郓王府”。
以上还能说是徽宗对他偏爱的话,那么让赵楷掌管皇城司背后的政治意味就耐人寻味了。
赵楷和太傅梁师成和童贯都交往的十分密切,徽宗也放任不管。
陈东的话虽然没有说的那么明显,不过杨元嗣现在的政治嗅觉也已经非常敏锐。
这郓王赵楷有夺嫡之意!
历史上最残酷的政治斗争就是夺嫡继位,胜利者用笔墨书写历史,失败者用血肉铭刻失败,这就是你死我活的斗争。
杨元嗣本来计划天亮后去拜访赵楷,他的目的是利用皇城司的信息网络,找到方腊隐藏在城内的奸细。
现在听了陈东的话语,杨元嗣又不得不权衡他登门拜访赵楷会带来的影响。
陈东想到的却不是这一层,他觉得杨元嗣虽然武力无敌,不过在官场上还是个雏儿。
即使你武力天下第一,为官家为大宋立下汗马功劳,那又如何?
君不见狄武襄的悲惨下场吗?
陈东一直觉得杨元嗣是狄青转世,是武曲星下凡来拯救大宋危局的。
这么重要的人物可不能因为官家的猜疑和文官们的诽谤而不得施展才华。
杨元嗣听了陈东的话,心里感动。
陈东长衫上还沾着泥土灰尘,太学的青壮学生也都上了城墙协助防守。
这群人手无缚鸡之力,偏偏还以天下为己任。
杨元嗣看到陈东身体瘦弱,脸色灰败,知道他是劳累过度,正想让他多喝几杯好好休息一宿。
要说陈东本来也是个机智多谋之人,但是在酒桌上他的那些计谋哪里能够施展的开。
不到半个时辰就被灌得大醉,胡言乱语,报效国家之类的话语。
花荣和鲁达将他抬到床旁安顿睡了,两人又继续将剩下的酒喝光,意犹未尽。
杨元嗣独自来到院子里,看着天上的明月和城墙上的点点火光,喟然长叹。
今夜看来还算是太平,方腊到底要什么时候才出手呢?
喜欢穿越大宋:逆转靖康请大家收藏:(www.20xs.org)穿越大宋:逆转靖康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