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小孩、妇女也都要出一份力,大家齐心协力,我相信一定能够把粮食运回来!”
公社主任的话语如同定海神针一般,给在场的所有人带来了信心和勇气。
尽管面临着重重困难,但大家都明白,这是关乎公社所有人生命的大事,容不得半点马虎。
于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粮食运输行动在公社里迅速展开……
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迅速在各个村子里传开,村民们原本黯淡无光的眼神,就像被点燃的火把一样,重新燃起了希望的火焰。
牛家村的村长站在村子中央,他的声音洪亮而有力,仿佛能穿透云层:“乡亲们,有粮食啦!”
“上面给咱们公社分了粮食,大家都有救啦!”这声音如同一阵春风,吹散了笼罩在村民们心头的阴霾。
听到这个好消息,村民们激动得热泪盈眶,他们纷纷从自家屋子里跑出来,聚集在村长周围。
尽管身体因为饥饿而虚弱不堪,但为了活下去,为了家人,他们都毫不犹豫地拼尽了全力。
村长接着喊道:“现在每家每户都出劳动力,咱们一起去把粮食运回来!”
话音未落,村民们便纷纷响应,有的扛起扁担,有的推着独轮车,还有的妇女在一旁帮忙扶着车子,老人和小孩也不甘示弱,力所能及地帮忙拿些轻便的东西。
队伍浩浩荡荡地出发了,一路上,大家虽然疲惫不堪,但没有一个人抱怨。
他们心中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尽快把粮食运回家,让家人不再挨饿。
然而,这段路途充满了艰难险阻,远非想象中的那么顺利。
道路崎岖不平,有些地方甚至被雨水冲刷得泥泞不堪,仿佛是大自然设下的重重障碍,考验着人们的耐力和毅力。
一辆破旧的牛车在艰难地前行,车辙深深地印在泥泞的道路上。
当牛车经过一个大坑时,车轮突然毫无征兆地陷入了泥中,无论车夫怎样鞭打牛背,牛车都像被钉住了一样,丝毫动弹不得。
赶车的大叔心急如焚,他焦急地呼喊着:“快来人帮忙啊!”
“这可咋整!”
他的声音在空旷的道路上回荡,引起了周围村民们的注意。
大家纷纷围拢过来,七嘴八舌地出主意。
“大家一起用力拉!”
有人提议道。于是,众人齐心协力,喊着整齐的口号:“一、二、三,拉!一、二、三,拉!”
他们使出浑身解数,与泥泞的道路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拔河比赛。
经过一番艰苦的努力,牛车终于缓缓地从泥坑中被拉了出来。
车夫松了一口气,向帮忙的村民们连连道谢。队伍继续艰难地前行,每个人都疲惫不堪,但心中的希望却依然坚定。
然而,饥饿如影随形,逐渐侵蚀着人们的身体和意志。
有些人实在饿得受不了,他们的目光不由自主地落在了车上的白面、大米和红薯粉上。
这些食物对于他们来说,就像是沙漠中的甘霖,充满了无尽的诱惑。
终于,有人忍不住伸手抓起一把食物,塞进了嘴里。
其他人见状,也纷纷效仿。由于饥饿过度,他们吞咽得太急,有些人甚至来不及咀嚼,就直接咽了下去。
突然,一阵咳嗽声响起,有人被噎住了!
他的脸色瞬间涨得通红,呼吸困难,旁边的人惊恐地喊道:“快,快救救他!”
大家手忙脚乱地拍打着他的后背,试图帮助他缓解症状。
可是,一切都太晚了。尽管大家竭尽全力,但还是有人没能挺过来,就这样在满怀希望的时候,永远地离开了人世。
这样的悲剧在其他地方也时有发生,让人痛心疾首,却又无能为力。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随着时间的缓缓流逝,全国各地的大部分地区都逐渐得到了粮食的分配。
这一消息如春风拂面,给无数人带来了希望和生机。
而在遥远的香港,有一个名字正以惊人的速度在内地传颂开来,那就是何雨柱。
他的善举如同夜空中最璀璨的星辰,照亮了无数人的生活。
人们对他充满了感激和敬意,他的名字成为了人们口中的美谈。
在四九城那个熟悉的四合院中,人们也在热烈地讨论着何雨柱的事迹。“你们听说了吗?”
“何雨柱居然能弄来那么多粮食,真是太了不起了!”
一位大爷满脸惊叹地说道。“是啊,要不是他,不知道有多少人要被饿死呢!”
旁边的大妈连忙附和道。
然而,与众人的赞叹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贾家此时的心境。
贾家的院子里,贾张氏正坐在小板凳上,嘴里不停地骂骂咧咧:“那个没良心的傻柱,现在发达了就把咱们家给忘了。”
“以前还能靠着他和易中海接济过日子,现在可怎么办哟!”
秦淮茹站在一旁,无奈地叹了口气:“妈,您别这么说。”
“现在大家都不容易,也不能全怪柱子。”她的声音中透露出一丝无奈和苦涩。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