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时代就是好汤了!王汉林确实饿了,早上没吃饭,这又忙活了一上午。
端起饭碗就开始吃起了宫保鸡丁和肉段烧茄子。
这一大二碗米饭五分钟就干下去了,吃后又喝了一碗汤。
王汉林让于班长又给自己盛了一碗饭,这一顿中午饭把自己吃得是饱饱的。
王汉林吃完之后和这位于班长说:“于哥怎么样?在保卫处的食堂?”
班长说:“王处长多亏您的介绍,多亏了您的介绍,让我得以在这里站稳脚跟。
这次我还带来了两个师弟,他们应该能解决保卫处后勤做饭的问题。”
“后来,张处长又招来了三位帮厨,都是烈属的遗孀。”
王汉林说:“那挺好,现在你们这里还需要增加人吗?”
于班长说:“如果可以的话,最好还是增加两位帮厨,帮着切切菜,蒸蒸馒头什么的,打扫打扫卫生。
现在保卫处的吃饭的人员多了,我们几个有一些忙不过来了。”
王汉林说:“那就别增加三个了,直接再找5位吧,这件事情我和张处长去说。你还有什么需要介绍的人吗?”
于班长说:“我就不参与了,我听说还有很多烈属的遗孀没有工作,这个机会还是留给他们吧。
我们虽然也有困难,但相比他们来说,我们的难只是表面的。”
王汉林表情严肃且无奈地说:“确实啊,一个家里的支柱没了,这个家会很难的。”
王汉林继续和于班长说:“后勤有什么问题?
最近我家里有些事情没有时间照顾,有事儿你让傻柱去家里找我吧。
或者是让保卫处的人员去告诉我一声,如果你看见处长,你直接跟张处长汇报也行。”
于班长说:“我知道了,张处长和我交代了,有能解决的事情,我们尽量自己解决,解决不了的再找你。”
王汉林说:“看来张叔还是照顾我!”
王汉林说完这句话之后,两个人都哈哈大笑起来,气氛轻松愉快。
王汉林从保卫处食堂吃完饭之后,便踏上了回家的路途。
他骑上自行车,悠然行进在街道上,目光掠过周遭景致。
内心品味着这个时代的独特韵味与人文风貌,不禁暗自感叹自己似乎仍未全然融入这片繁华。
在沉思这些事情的时候,不知不觉间,他便来到了大院儿的门口儿。
王汉林从自行车上下来之后,推着自行车就回了自己的西跨院儿。
抵达西跨院后,他细心地将木门锁好,再三确认无误,才转身步入卧室。
在卧室里,他利用自己的空间能力,将大立柜、所有物品以及地面上的金砖一一收起。
接着,王汉林开始挖掘密室的空间。
首先,在卧室西北角挖出一个1米四×1米四见方的洞口,然后用空间的念力把这些土砂石都收到空间中。
接着,他切出一个深四米的深井,在深井下方开始向着四周开始收取土石方。
每当切割出一个3米见方的空间,王汉林便运用空间内的石块与石条,精心加固密室的支撑架构。
就这样一步一步地,他挖出了一个长6m、宽6m、高3m的正方形密室。
然后,王汉林用空间的念力把空间内的石材按照榫卯结构做出框架的链接,进行进一步的架构重建过程。
在这个空间内架构完成后,他开始准备从山上收取的大石块儿,切成一片一片的石板。
用石板和架构柱子进行榫卯的连接,正当他准备着手进行榫卯连接时,脑海中突然闪过一个念头——防水措施尚未落实。
于是,他暂且搁置手中的活计,转而思索起防潮的对策来。
王汉林开始查找空间内可用的材料,在空间里还有一部分的水泥和很多的白石灰。
这些都是当年在小日子港口收来的,当时感觉以后会有用,就留了一部分!
他将白石灰小心翼翼地倾倒入东面石板与土壤间的缝隙,直至整个空腔被满满填充。
望着这一幕,他心中暗自思量,这防潮措施或许能发挥些微效用,怎么也比什么都不做好啊 。
按照此类方法,王汉林把四个面和地面都完成了基本的防潮处理,做完后查看一下还有什么补足的地方没有!
最后,他把密室的顶部安装上石板后,这个密室的基本装修就完成了。
望着自己的杰作,王汉林心中涌起一股满足感。
尽管与专业水准尚有差距,但作为业余爱好者的他,能做成这样已属不易,自我感觉很是良好。
自我陶醉一会后,自己开始检查整个密室还有什么缺陷没有。
自己突然想到,这通风的问题没解决啊!
自己曾经听师傅说过古代古墓中通风都是石柱钻空内部,然后石柱泡上特制的药水。
这样蚊虫就不进入石柱内了,对人体还没有毒害!
自己先这样过几天问问师父这些药水怎么配,再解决通风的问题。
回过头来再看看这个密室的入口,感觉到有些不妥,自己下来很方便,但是如果其他人下来就很麻烦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