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家不起眼的咖啡馆里,他们见到了傲罗柯林斯。
这个戴着圆框眼镜的年轻人正焦头烂额的翻着几乎要堆满桌子上的一叠文件。
“两杯浓缩,不加糖。”威廉姆斯对着女招待打了个响指,拉开椅子坐下,简洁的把从艾米莉那边问到的情况复述了一遍。
“你这边怎么样?查到什么东西没?”
“这一年的医护人员档案都在这了。”柯林斯推了推眼镜,
“我查到了玛莎·布朗。她确实是个护士,在伦敦几家医院都有工作记录。去年冬天,她突然从医院辞职,然后在伍氏孤儿院做了三个月的临时护工。”
“就是维奥拉生病前的那段时间?”朱迪问。
“对,时间正好吻合。”柯林斯翻开一张履历表,“更有意思的是,她学历还不低,在当护士之前还在一家专门研究儿童重症的实验室工作过。”
“那她为什么要到处借钱买特效药?”朱迪扭头谢过女招待,端起咖啡喝了一大口,咖啡的浓香让她终于清醒了一些。
“这事说来话长,”柯林斯叹了口气,翻开下一页文件,平铺在桌面上,“你们看,玛莎·布朗的履历很漂亮。
剑桥医学院毕业,还拿过奖学金,也曾在伦敦顶尖的儿童医院工作。但三年前,她参与的一个实验室项目出了问题。”
威廉姆斯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那是一个研发儿童重症特效药的项目,投入了大量资金。玛莎是核心研究员之一。项目进展很顺利,初期临床试验效果也不错。但就在即将进入最后阶段时,主要投资方突然撤资了。”
“为什么?”
“麻瓜的商业竞争咯。另一家制药公司提前推出了类似产品,虽然效果没他们的好,但价格更便宜。
投资方觉得继续投入风险太大,就直接放弃了。”柯林斯指着文件上的日期。
“整个团队被解散,实验室关闭,三年的心血付之东流。”
“天呐,太惨了。”朱迪也跟着皱了皱眉,再次感叹医疗魔法的好处。
“那药品研发到了哪个阶段了?”威廉姆斯问。
“已经完成了大部分安全性测试,就差最后的临床验证。”柯林斯说,"玛莎和几个研究员据理力争,认为这个配方真的能救很多危重病童。但商业决策就是这么残酷。后来实验室的设备都被卖掉了,也没法填充债务漏洞,做出来的那些半成品的样品也被毁了。”
“然后呢?”
柯林斯压低声音,“我还查到她后来一直在偿还债务。当时那个小组很不甘心,为了继续研究借了不少钱,但结果你们肯定知道了,没有实验室的支持,几个人根本承担不起这种规模的开发成本。”
威廉姆斯沉默片刻:“所以她只能去医院当普通护士?”
“是的,从实验室研究员变成普通护士,薪水差了好几倍。”柯林斯翻开另一页记录。
“为了补贴家用,她偶尔还给医学生写写论文。日子虽然拮据,但也过得去。后来听说自己的外甥女维奥拉在伍氏孤儿院,就特意去那里当了护工。”
“原来如此,”朱迪说,“所以她是为了照顾外甥女。”
“对,从记录上看,她确实是维奥拉的远房表姨,只是很早就和家里人脱离关系了,一直在默默关注这个孩子。”
柯林斯说:“那姑娘说的没错,当时流感高发,如果小维奥拉病得特别重,普通退烧药估计完全不起作用。”
“那种特效药很贵吧?”威廉姆斯问。
“差不多要三个月的护士工资,”柯林斯指着一张借条,“她东拼西凑,甚至找高利贷借了钱。你们也知道,这种时候还敢借给有外债钱的人都是一些…”
“她现在人在哪?”朱迪揉了揉太阳穴,“还有信儿吗?”
柯林斯摇了摇头,“在维奥拉康复后不久,她就说要去苏格兰一家诊所工作。但我联系那边,他们从未收到过她的申请,当然,也有可能用的是假名或者假身份。”
“难不成躲债去了?”威廉姆斯看着手中的文件,长叹一声,线索到这里又断了,不过应该足够汇报给克劳奇先生了。
……
当天深夜,克劳奇的办公室依然灯火通明。
威廉姆斯和他的小组站在办公桌前,详细汇报了调查结果。
“根据我们的调查,”威廉姆斯说,“玛莎·布朗确实是维奥拉的远房表姨。她原本是剑桥医学院毕业的实验室研究员,后来因为项目终止不得不转行当护士。虽然收入大幅下降,但她一直默默关注着维奥拉。”
“去年那场重病呢?”克劳奇问道,面容在台灯下显得格外疲惫。
“时正值流感高发期,”威廉姆斯继续说,“维奥拉的情况特别严重,普通退烧药完全不起作用。玛莎为了买特效药,甚至去找高利贷借钱。从医院记录来看,那笔医药费高达三个月的护士工资。”
克劳奇的眉头微微皱起:“一个普通护士,为什么会这么拼命?”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