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四年五月,岳飞第一次北伐拉开了序幕。他率领岳家军从鄂州出发,一路北上。首战便攻克了郢州,随后又迅速拿下了随州和襄阳。在攻打襄阳时,岳飞面对伪齐将领李成的重兵防守,巧妙地利用地形,将步兵布置在险要之处,骑兵则部署在平原地带。李成的军队进攻时,岳飞指挥步兵用长枪大破李成的骑兵,骑兵则从侧翼包抄,一举击败了李成的军队,顺利收复了襄阳。接着,岳飞乘胜追击,又收复了邓州、唐州和信阳军。此次北伐,岳家军势如破竹,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就收复了襄阳六郡,这是南宋政权自建立以来第一次收复大片失地,极大地鼓舞了南宋军民的士气。
绍兴六年,岳飞第二次北伐。他派遣王贵、董先等将领分路出击,深入伪齐境内。岳家军在卢氏县、长水县等地多次击败伪齐军队,缴获了大量的粮草和物资。然而,由于南宋朝廷后勤供应不足,岳家军最终不得不班师回朝。
绍兴十年,金朝再次毁约南侵。岳飞迎来了他最为辉煌的一次北伐。这一年,岳飞率领岳家军兵分多路,向中原地区挺进。在这次北伐中,岳家军取得了一系列重大胜利。其中,郾城大捷和颍昌大捷更是成为了中国军事史上的经典战例。
郾城之战中,金朝统帅完颜宗弼率领精锐的“铁浮图”和“拐子马”前来进攻。“铁浮图”是重装骑兵,人马都身披重甲,如同铁塔一般;“拐子马”则是轻骑兵,善于从两翼包抄攻击。面对如此强大的敌人,岳飞沉着冷静,他先让步兵手持麻扎刀、大斧等武器,专砍马腿,使“铁浮图”的骑兵纷纷落马。同时,他又指挥骑兵从侧翼攻击“拐子马”,打乱了金兵的阵脚。经过激烈的战斗,岳家军大破“铁浮图”和“拐子马”,取得了郾城大捷。
颍昌之战同样激烈。完颜宗弼不甘心在郾城的失败,又集结重兵进攻颍昌。岳飞的儿子岳云率领八百骑兵冲入敌阵,与金兵展开了殊死搏斗。宋军将士们奋勇杀敌,以一当十。经过一整天的激战,岳家军再次击败了金兵,取得了颍昌大捷。
岳飞的多次北伐取得了丰硕的战果。他收复了大片失地,沉重打击了金朝的军事力量,使金朝军队闻风丧胆。北伐也让北方沦陷区的百姓看到了希望,纷纷响应岳家军,形成了“父老百姓争挽车牵牛,载糗粮以馈义军,顶盆焚香迎候者,充满道路”的局面。
岳飞的北伐对宋金局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军事上,极大地削弱了金朝的实力,使其在一段时间内不敢轻易南侵。在政治上,增强了南宋朝廷的威望和信心,也让南宋军民的抗金热情空前高涨。同时,北伐也让金朝内部的矛盾进一步激化,一些将领对战争产生了厌倦情绪。然而,南宋朝廷内部的主和派却担心北伐会激怒金朝,威胁到自己的统治地位。最终,在主和派的压力下,岳飞被召回,北伐的大好形势也随之丧失。但岳飞北伐所展现出的军事才能和爱国精神,却永远铭刻在了历史的长河中。
5.班师与冤狱
绍兴十年,岳飞率领岳家军在北伐中势如破竹,取得了郾城大捷、颍昌大捷等辉煌胜利,中原地区的百姓纷纷响应,金朝军队士气低落,形势一片大好。岳飞豪情满怀,对部下说:“直抵黄龙府,与诸君痛饮尔!”然而,就在岳飞准备乘胜追击,收复更多失地之时,南宋朝廷内部的主和派却开始蠢蠢欲动。
宋高宗赵构担心岳飞北伐成功后,迎回被金朝俘虏的宋徽宗和宋钦宗,自己的皇位会受到威胁。同时,主和派秦桧为了与金朝议和,也极力主张召回岳飞。于是,在一天之内,赵构连下十二道金牌,催促岳飞班师回朝。
岳飞接到金牌后,悲愤交加。他望着北方被金兵占领的土地,心中充满了无奈和不甘。他仰天长叹:“十年之力,废于一旦!”但君命难违,岳飞不得不下令班师。中原地区的百姓得知岳飞要班师的消息后,纷纷赶来挽留,哭声震野。岳飞也悲痛不已,他对百姓们说:“朝廷有诏,吾不得擅留!”为了保护百姓,岳飞让他们跟随军队一起南迁。
岳飞班师回朝后,被解除了兵权。然而,秦桧等人并未就此罢休,他们一心想要置岳飞于死地,以实现与金朝的议和。绍兴十一年,秦桧指使万俟卨等人罗织罪名,诬陷岳飞谋反。他们编造了岳飞与部将张宪、岳云等人企图谋反的谎言,并将岳飞、张宪、岳云逮捕入狱。
在狱中,岳飞遭受了残酷的折磨,但他始终坚贞不屈,拒不承认谋反的罪名。他在供状上写下了“天日昭昭!天日昭昭!”八个大字,表达了自己的清白和对奸臣的愤怒。
秦桧等人找不到岳飞谋反的证据,但为了达到陷害他的目的,最终以“莫须有”的罪名,将岳飞杀害于大理寺内的风波亭。岳飞死时,年仅三十九岁。他的儿子岳云、部将张宪也一同被杀害。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