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上次陆真险遭陷害,被沈嘉彦所救后,高湛心疼不已,对陆真的安危更加上心。他加快了新宅的修建进度,一心想着早日将陆真接出皇宫,给她安稳的生活。陆真也深知局势依旧险峻,并未放松对自身的要求,一边处理着官窑事务,一边留意着宫中各方势力的动向。
娄青蔷因上次陷害陆真失败,被太后罚去西佛堂念经两个月,心中对陆真的恨意愈发浓烈。在西佛堂的日子里,她表面虔诚诵经,暗中却与沈碧保持联系,谋划着新的阴谋。沈碧在宫中更加嚣张跋扈,仗着娄青蔷的撑腰,在司衣司肆意刁难其他宫女,还时常在皇上面前搬弄是非,企图再次抹黑陆真。
高演察觉到娄氏一族势力庞大,对自己的统治构成威胁,开始暗中削弱娄家的势力。他重用一些忠诚于自己的大臣,试图组建一股能与娄氏抗衡的力量。然而,娄太后察觉到了高演的意图,她表面不动声色,实则在背后加紧布局,准备在关键时刻给高演致命一击。
陆真在官窑的事务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也遇到了新的问题。官窑烧制的瓷器在运往京城的途中,多次出现损坏,损失惨重。陆真怀疑是有人故意从中作梗,于是她与元禄、丹娘等人展开调查。在调查过程中,他们发现了一些可疑的线索,似乎都指向了沈氏家族。
与此同时,沈嘉彦对陆真的感情愈发深厚,尽管知道陆真心属高湛,但他还是无法控制自己的情感。他时常找借口与陆真见面,在陆真遇到困难时,总是第一时间伸出援手。这让高湛心生醋意,却也对沈嘉彦的正直和善良有所敬佩。
一日,陆真在宫中花园散步时,偶然听到沈碧与一名神秘人的谈话。沈碧似乎在向对方汇报什么,言语中透露出对高湛和陆真的杀意。陆真心中一惊,想要靠近听个清楚,却不小心弄出了声响。沈碧警觉地回头,发现了陆真,顿时面露凶光。陆真知道自己被发现了,转身就跑,沈碧和神秘人在后面紧追不舍。
就在陆真陷入困境时,高湛突然出现,挡住了沈碧和神秘人的去路。高湛怒视着沈碧,警告她不要再对陆真下手,否则他不会放过沈家。沈碧心中虽有不甘,但也忌惮高湛的权势,只能暂时作罢。神秘人见状,悄悄地消失在夜色中。
经此一遭,陆真和高湛都意识到,娄氏和沈氏的阴谋不会就此结束,更大的危机或许还在后面。他们决定联合起来,搜集娄氏和沈氏的罪证,准备主动出击,彻底粉碎他们的阴谋,还皇宫和天下一个太平。
陆真被高湛护在身后时,指尖深深掐进掌心。看着沈碧不甘退却的身影消失在回廊转角,她心底翻涌的不是劫后余生的庆幸,而是难以名状的烦躁——明明是自己发现的阴谋,到头来却又成了被保护的那一方。
"下次莫要再如此莽撞。"高湛转身时眉峰还凝着未散的戾气,抬手想要为她整理凌乱的发鬓,却被陆真不着痕迹地避开。她望着宫墙上斑驳的月影,突然轻笑出声:"殿下总把我当成弱柳扶风的闺阁女子,可若没有你,我就当真任人宰割了?"
高湛的手僵在半空,看着少女挺直的脊梁在月光下绷成倔强的弧度。陆真想起白日里在官窑库房,自己如何从破碎瓷片的纹路中辨别出人为破坏的痕迹;想起深夜伏案时,怎样将沈氏商行与官窑运输路线的关联绘成密图。这些筹谋不该总被高湛的庇护掩盖。
"阿真..."高湛欲言又止,却被陆真打断。她从袖中取出半卷图纸展开,上面密密麻麻标注着沈氏产业与娄氏党羽的往来记录:"明日我便去面见陛下,用这些证据揭开瓷器损毁真相。往后的路,我想凭自己的脚走。"
夜风掀起她的衣袂,月光将少女的影子拉得很长,几乎要与身后巍峨宫墙融为一体。高湛望着那道单薄却坚定的身影,忽然意识到,自己拼命想要护在羽翼下的人,早已生出了刺破阴霾的锋芒。
经历这场生死危机后,陆真深知娄氏和沈氏不会善罢甘休,她决定不再坐以待毙,主动出击。
陆真利用自己在官窑的人脉,四处搜集沈氏家族暗中破坏官窑货物、意图扰乱朝廷经济的证据。她还暗中联合那些曾被娄氏和沈氏欺压的官员,逐渐形成一股反对势力。在这个过程中,陆真展现出了惊人的智慧和勇气,她巧妙地周旋于各方势力之间,让娄氏和沈氏难以察觉她的行动。
高湛看到陆真如此坚定,也全力支持她,他利用自己在朝中的地位,为陆真提供各种便利,同时也在暗中调查娄氏和沈氏的其他罪行。沈嘉彦得知陆真在为扳倒娄氏和沈氏而努力,也毫不犹豫地加入了他们的阵营。他凭借自己在军中的威望,为陆真提供了重要的军事支持。
娄青蔷和沈碧察觉到了陆真等人的行动,她们开始加快阴谋的实施。娄青蔷勾结朝中一些奸臣,试图在朝堂上弹劾高湛,让他失去皇帝的信任。沈碧则利用自己在宫中的身份,不断制造混乱,企图分散陆真的注意力。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