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林深处,风声猎猎。
小龙雏和龙东绮一路狂奔,直到确认摆脱了追踪,才停下脚步。
“你说……他是真的血手人屠吗?”龙东绮喘着气问。
“我不知道。”小龙雏摇头,“但有一点可以确定——我们的麻烦,才刚开始。”
龙东绮沉默片刻,忽然笑了:“所以呢?你还打算继续打下去?”
“我不想再打了。”他轻声说,“我想找个地方,安安稳稳地过日子。”
龙东绮看着他,忽然觉得有些陌生。那个曾经在战场上杀伐果断的少年,如今却说出这样一句话。
“你变了。”她低声说。
“人都会变的。”小龙雏笑了笑,“而且……我也该变一变了。”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一阵鸟鸣,打破了山林的寂静。
小龙雏抬头望去,只见一群白鹤正从云层中飞过,羽翼拍打间,洒下点点阳光。
“你看。”他指着天空,“它们飞得多自在。”
龙东绮顺着他的目光看去,心中莫名生出一丝悸动。
“你想好了?”她问。
“想好了。”小龙雏坚定地说,“我不再是那个背负宿命的小龙雏了。从今天起,我只是……一个想过平静生活的人。”
龙东绮看着他,忽然笑了:“那好吧,我陪你。”
两人相视一笑,仿佛所有的恩怨情仇,都在这一刻烟消云散。
他们并肩走向山林深处,身影逐渐被浓密的树影吞没。
而在遥远的天际,那只巨大的黑手缓缓收回,空间裂缝悄然闭合。
山林恢复了宁静,仿佛什么都未曾发生过。
直到……
“你觉得,他们真的会一直躲下去吗?”小明轻声问。
血手人屠没有回答,只是望着远方,眼神深邃如渊。
“不会的。”他缓缓说道,“因为他们是龙家的孩子,注定要面对命运。”
---
自那天之后,江湖上便再也没人见过小龙雏与龙东绮的身影。
有人说他们隐居在南疆某处山谷,种田养鸡,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也有人传言他们早已死于那一战,只是不愿相信罢了。
但不管怎么说,那位曾以一己之力搅动风云的少年,终究是离开了这个是非之地。
可江湖,并未因此而安宁。
反倒是在小龙雏离开后,江湖上掀起了一股前所未有的热潮。
年轻一代的侠者们开始自发组织起来,以小龙雏、龙东绮等人为榜样,誓要守护这片土地上的正义与和平。
“你知道吗?我听说当年小龙雏在幽冥教老巢里一人单挑十三名护法,最后用一根树枝就把他们全戳趴下了!”
“吹吧你就!我亲耳听我师父说,小龙雏根本就没动手,是龙东绮一个人用剑把整个幽冥教大殿劈塌了!”
“你们都别争了,我爷爷亲眼见过他们!他说啊,小龙雏那小子不是人,是条龙,真龙!”
这些话,在酒馆、茶楼、驿栈、客栈之间口耳相传,越传越神,甚至有些门派开始将小龙雏的事迹编入入门教材,作为新一代弟子的精神楷模。
而那些真正继承了先辈意志的年轻人,则不再满足于纸上谈兵。
他们开始行动。
在北方边陲,一支由少林、武当、峨眉三派年轻弟子组成的“守义团”,自发巡逻边境,保护百姓不受马贼侵扰。
在南方水乡,几个来自丐帮与青城派的小辈联手清理了盘踞多年的漕帮残余势力,让当地渔民重获自由。
更有甚者,一些原本游离于江湖边缘的草根侠客,也开始自发结盟,组成“义行队”,专为受欺压之人伸张正义。
他们不求名利,只图问心无愧。
“我们不是什么大人物,”一位年轻的女侠在一次夜袭恶霸府邸后对同伴说,“但我们能做点事,就尽量去做。至少,不让那些坏人以为这世上没人敢管他们。”
这句话很快流传开来,成了许多后辈侠士的口头禅。
“只要我们还在,江湖就不会乱。”
“哪怕力量微薄,也要做那束光。”
“哪怕前路荆棘,也要踏出一条道来。”
而在这股风气之下,江湖格局悄然发生变化。
各大门派纷纷设立“青年堂”,专门培养年轻一代的骨干力量。
甚至连一向保守的少林寺,也在达摩院之外开设了“新僧营”,允许二十岁以下的俗家弟子参与实战训练。
“小龙雏当年就是这么练出来的。”主持新僧营的老和尚常说,“他不是天生就能打,而是敢于挑战规则,敢于承担责任。”
正是这种精神的传承,使得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投身江湖正义事业。
他们不再是过去那种躲在师门背后的小角色,而是主动出击、冲锋陷阵的新生代力量。
有一次,一个叫“铁衣卫”的青年团体,在调查一起连环失踪案时,意外发现了一个隐藏在深山中的邪教据点。
他们没有上报门派,也没有等待支援,而是连夜潜入,成功救出被困百姓,并一举摧毁了邪教的核心祭坛。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