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诺决心击败此敌,定有希望。
一旁的红姑娘见许诺面上神情忽而紧绷,忽而舒展,变幻莫测,不禁心生忧虑。
以往的许诺,总是喜怒不形于色。
她急忙靠近,关切问道:“许当家,可有什么隐患?”
此刻的许诺已收敛心神,心境如磐石般稳固。
微笑摇头,“无碍,管他何方神圣拦路,咱们只顾前行便是。
”
“神挡 ** ,佛阻灭佛。
”
话毕,许诺眼神愈发坚毅。
即便前方是修练千年的妖魔,他也定要一探究竟。
若此刻退缩,虽可保全性命,却难免心神动摇,日后修行亦难有寸进。
随后,许诺仔细审视了其余几座祭台及其岩画。
既然遮龙山的“山神”形象有所改变,难保这些祭台上不会留下他所未知的信息。
果真,在观察过其他祭台后,许诺发现了许多有趣的内容。
遮龙山夷人的信仰体系颇为独特。
除了供奉的“山神”外,其下属是一些栖息于此山的精怪。
它们外表看似接近人类,但面貌怪异,似老者,面容狰狞。
最特别的是,它们的脸色呈蓝色。
与山神庙中侍立的夜叉小鬼有几分相似,但更显原始、狂野。
想必这便是夜叉小鬼的原型。
许诺心中明了,这些应是曾经生活在遮龙山一带的灵兽——山魑。
只是不知是否因献王所为,如今这种灵兽已极为罕见,甚至在遮龙山周围已彻底消失。
许诺确信无疑,这些山魑绝非普通野兽,必为灵兽无疑。
因为岩画中的山魑形象竟皆携带有类似巫师之器具,如手鼓、蒲扇、牛肩胛骨及用于占卜的茅草等,似是在举行某种巫术仪式。
比这些山神手下山魑等级稍低的,应是遮龙山夷人的先辈巫师。
根据岩画显示,这些巫师共有十八位,其中地位最高者是一位女巫。
从岩画来看,她似乎是一位尚未婚配的少女。
此女巫负责与山神爷及山魑沟通,并依神意指引整个部落的行动。
而处在巫师阶层以下的,则是普通的部落首领。
许诺对岩画的研究饶有兴趣。
当查看完所有祭坛后,他终于明白为何这些祭坛会有特别的气息,这气息正是由岩画带来的。
岩画所用颜料中可能掺杂了山魑或某种灵物的血液,所以历经数千年仍未完全消失。
刚才许诺借助阙庭神目查看时,才能察觉祭坛上的异样气息。
此刻,许诺的任务是寻找葫芦洞的出口。
他本可顺着水流的方向找寻,但此法较为繁琐。
葫芦洞内水流已十分缓慢,地下河注入后的流速与流向几乎难以察觉。
葫芦洞既深且大,水量充足。
按祭坛岩画所示,通往山神爷住所的空间通道极为狭窄,若靠水流探路,或许需耗时数小时方能找到出口。
幸运的是,许诺依据祭坛岩画的位置大致推断出葫芦洞的整体走向,从而锁定出口方位。
随后施展阙庭神目仅花费数分钟,便发现洞内生气流动汇聚之处。
这显然是通往另一个空间的路径所在。
许诺随即带着红娘子与花灵,沿着那棵巨木化石前行。
葫芦洞比起许诺记忆里的模样,不知大了多少倍。
在其中行进也愈发艰难。
好在那些高大的树化石排列得十分紧密。
大部分时候,他们甚至可以直接踩着这些化石行走,借助交错的枝干彼此相连。
偶尔遇到断裂处,若缺口不大,众人便一跃而过;若是太大,则由许诺用天蚕丝与飞虎爪搭建绳桥。
红娘子在绳桥上移动时,动作异常灵活。
得益于月门派的根基,她拥有极佳的平衡能力。
经许诺稍作强化后,她的力量、速度和灵敏度都大幅提升,在这片化石林中穿梭犹如灵动的猿猴。
花灵虽不及红娘子那般矫健,但有许诺赠予的羽衣蛊加持,亦能轻盈如羽。
三人前进迅速,片刻间已深入数百米。
不久后,许诺注意到周遭环境正悄然改变。
原本赤色的石壁逐渐收窄。
显然,葫芦洞的整体形态并未发生根本性变化,依旧是一座巨大的横向放置的葫芦状空间。
接下来,他们即将到达两个葫芦空间的交汇点——即葫芦腰身收缩之处。
此时,洞顶的植物根系已极为稀疏。
此处岩石的厚度明显高于入口处,虫谷的植被难以在此扎根。
同时,四周的赤壁也越发光滑,有些地方宛如镜面。
至此,已无法继续依靠化石或石壁前行。
许诺、红娘子和花灵只得下水,借水面继续推进。
许诺掌握避水术之后,能够轻易感知水流的暗涌。
刚踏入水中,便察觉到流速明显加快。
水流急速涌向前方葫芦洞的交汇处。
抵达接口时,水面几乎与接口持平。
此处水位骤降,底部的红色岩石清晰可见,表面光滑如镜。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