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场诗:碧游殿外梦魂牵,玉虚宫里道心传。万仙幡动惊残念,十绝阵开悟宿缘。金光曾照截教客,余元重见碧游烟。同源异流终须合,且向灵霄问太玄。
话说南瞻部洲,金光仙正于普陀洛伽山紫竹林闭关
此妖本是截教随侍七仙之一,封神时被慈航道人收为坐骑,后随佛教东渡,修成 “金光罗汉”。然近日每至子夜,额间金羽便隐隐作痛,梦中常现万仙幡破碎之景,幡上无数截教同门面容血泪交织,呼号 “师兄为何背叛”。
这夜月至中天,金光仙忽觉神识被拽入混沌,再睁眼时,已立在玉虚宫前。但见宫阙白玉为基,青霞为墙,门前两盏琉璃灯上刻着 “阐教玄门”“清净无为”,却与他记忆中碧游宫的 “有教无类”“万仙来朝” 大相径庭。
“金光仙,别来无恙?” 背后传来广成子声音,手持番天印,印面 “诛邪” 二字金光刺目。金光仙转身见这位阐教首仙,忽忆起万仙阵中,正是此人用番天印击碎了他的原形金毛犼,心头不禁一痛:“广成子道兄,你我当年各为其主,今日何必……”
广成子摇头,番天印突然化作一朵金莲,花瓣上竟显截教太极图纹:“你以为玉虚宫与碧游宫是死敌?当年鸿钧老祖分三清,老子创人教、元始立阐教、通天开截教,原是一体三用。你看这金莲,根在截教太极,花在阐教金莲,何曾分开过?”
话音未落,虚空忽现十绝阵图,秦完天绝阵、赵江地烈阵等一一浮现
金光仙见阵中截教弟子身影挣扎,正要上前,广成子却以金莲拦住:“当年十绝阵虽灭截教门人,却也让封神榜定了三界秩序。你入佛教修‘金光普照’,可曾想过,普照之光不分阐截,正如这玉虚宫的琉璃灯,也照得见碧游宫的仙草。”
金光仙忽觉额间金羽发热,竟在玉虚宫顶看到碧游宫的万仙幡虚影,幡上 “截教” 二字与宫前 “阐教” 匾额相互辉映,渐渐融为一体。他猛然想起随侍通天教主时,老师常说 “天道无常,有教无类”,而慈航道人亦曾言 “众生皆可成佛”,二者看似不同,实则皆为渡人。
“道兄,当年我怨你毁我法身,如今方知,破碎亦是重生。” 金光仙合十作礼,金莲与金羽同时放光,十绝阵图中的截教弟子虚影竟露出微笑,化作光点融入他的神识。广成子点头:“明日午时,去幽冥血海找余元吧,他还在困于‘截教正统’的执念。”
却说幽冥血海深处,余元正抱守残破的碧游殿虚影痛饮
此妖乃截教一气仙,当年被惧留孙以捆仙绳所杀,一缕残魂寄于血海中,每日以 “截教复兴” 为念,甚至与修罗族结盟。这日夜半,忽有一道青光引他入梦,竟见碧游殿重现金光,殿中多宝佛正抚弄玉如意,如意头端太极图与莲花印相生相克。
“师父?” 余元惊呼,却见多宝佛转身时,半张脸是截教道袍,半张脸是袈裟佛衣:“余元,你可知碧游殿的‘碧’,是青玉之碧,亦是碧波之碧?当年通天教主创截教,是要渡尽天下生灵,如今你助修罗族涂炭百姓,可是违背了‘有教无类’的初心?”
余元手中酒盏落地,眼前浮现万仙阵破时,通天教主长叹 “此乃天数” 的场景,又想起金光仙归佛后普度众生的事迹,忽然泣道:“可我们截教弟子,根行浅者居多,封神后多沦为坐骑、神怪,如何不恨?”
多宝佛玉如意轻点,殿中忽现玉虚宫、灵鹫山、雷音寺等景象:“你看,广成子收了截教的殷郊为徒,惧留孙的弟子土行孙成了地仙,就连我这不才弟子,也在双教寺合流两教。根行浅又如何?只要有心向道,坐骑亦能成罗汉,妖怪亦可证菩提。”
余元抬头,见碧游殿梁柱上,“万仙来朝” 四字正与玉虚宫的 “奉天承运” 遥相呼应
殿外突然浮现金光仙在玉虚宫论道的场景,两尊虚影虽分属佛道,周身灵光却如江河汇海,不分彼此。他猛然抓住胸前的截教玉牌,牌上 “截” 字竟渐渐化作 “护” 字 —— 当年通天教主立教,何尝不是要护持天下众生?
“师叔,我错了……” 余元跪倒在地,血海中的怨愤之气竟化作清莲,托着他的残魂向人间飘去。多宝佛叹道:“明日午时,去普陀洛伽山寻金光仙吧,你们师兄弟,该放下‘阐截之分’了。”
次日正午,金光仙与余元同时在紫竹林苏醒
二人相望,见对方眼中皆有自己梦境中的景象 —— 金光仙的金羽里藏着碧游殿的幡影,余元的道袍上绣着玉虚宫的云纹。“师兄,当年万仙幡一分为二,一半在你处成了金光,一半在我处成了血光。” 余元伸手,掌心竟浮现半面万仙幡,与金光仙额间金羽严丝合缝。
金光仙点头,双掌相抵,万仙幡虚影骤然完整,幡面不再是 “截教” 二字,而是 “万教同源”。紫竹林中,慈航道人忽然现身,手中玉净瓶水洒向二人:“当年收你为坐骑,不是折辱,是让你在红尘中看尽众生苦。如今幡影归心,该明白了吧?”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