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大泉第二日就回村里说了这一消息,包括附近几个村子,赵大泉也去跟那些村长通了消息,听到这消息最高兴的莫过于江家。
江长青和言氏甚至想要立即收拾东西去县里。江大川制止道:“先不急,县里再等等看。镇上的摊子可以先摆起来,也就这几天了,等天冷了怕是也不好卖。”
江花开心道:“天冷了我们就卖热汤凉皮儿。”
言氏看着花儿无奈的笑笑:“你怎么不早说还能做热的。”
江花道:“这不是担心有变故嘛,你看看这变故是不是担心对了,所以才不着急说。好在老天爷都愿意帮助我们,让我们的危机化解。”
“是,花儿说的没错,老天爷知道谁是好的谁是坏的。”江大川附和着孙女的话。
“长青你明天还是赶着牛车先去县里看看,不着急摆摊,等这件事彻底了结我们再去做。”
江大川悉心叮嘱着,新官上任三把火,这新的县令还没有着落,也不知道会是个什么境况,如今家里已经不再有任何危险,也不会为了钱发愁,那就不用着急了。
江长青点点头:“行,我再拿一些粮食去县里放着。”
“嗯,行吧。”江大川知道儿子终归是要把买卖做起来的,所以也不好反驳太过了。
邱氏看了看仓房的方向,开口道:“上一次就搬了一部分粮去县里,家里这边也要做吃食,自个儿再吃一些,咱们家的粮食也不太够了。”
“不然就买一些吧。”江大川心里盘算着自家的银子,现在也是可以随口说出买粮的话来了。
江长青:“行,那就等后面需要的时候我直接在县里买粮。”
江花立即站出来说道:“爹,你买县里的粮不如买咱们村里的,一家匀一些给我们也差不多了。这样他们需要用粮食换钱的时候也不用大老远跑一趟镇上。而且镇上收粮价比不上县里。”
“闺女说的是,那些粮铺不管是镇上还是县里,总会干一些以次充好的事儿,这都是我和闺女亲眼见到的。现在我们家的买卖村里人都看在眼里,还不如就在村子里收粮,都是一个村的大家不至于拿次粮来糊弄我们。”
言氏觉得闺女这个主意不错,不仅能在乡亲们面前卖个好,也方便了自家的生意。
“行,那就在村里收吧。”
收粮的事在村里传开,家家户户都大开粮仓,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村里好几户人家一直让人误以为他们是最贫穷的,结果打开粮仓后发现人家里的存粮富足。
收粮的事江大川在负责,江大川以现在镇上的粮价来收的,村民不用自己拖到镇上就能卖到一样的价格,大家都很知足。
江长青赶着牛车去了县里,正如村长带回来的消息一样,时不时就会有一队穿着军装的士兵进城来,街道上并没有那种紧张急迫的感觉,反而比之前的氛围更好。
晚上江长庆回家,还和哥哥打趣道:“这两日都没听说谁家的鸡丢了。”
江长青:“这是好事,世泰安稳,我们老百姓的日子也要好过些。”
隔日,江长青在街上闲逛,看到好多铺子都关门了。铺子里的东西都被悉数收走,走近一打听才知道这些铺子都是那位曹县令的,或者是与曹县令家族的,不是沾亲就是带故的。
“敢问大哥,这些铺子关了后怎么处置?”江长青抱拳看向一个凑热闹的汉子。
汉子道:“听说是先收回去,等这一阵风波过后再放出来卖。”
旁边有个人接话道:“谁愿意接手啊,都觉得晦气的很。”
“嗨,那要是卖的便宜肯定能卖出去,再不济嘛,让外地的客商来买呗,反正他们也不知情。”汉子一副多大点事儿的模样,滔滔侃道。
江长青听了几句就离开了,快走到县衙时,发现一圈又一圈的人围在前面的街口。江长青急走几步看到前面官兵把一群犯人围在中间往城外走去,这一群犯人的最前方就是曹县令,后面都是与他相关的人。这犯事的人都快赶上押解的士兵了。
人头攒动,越来越多的人聚集,大家都来看前县令曹某人的狼狈模样。江长青就是在混乱的人群中发现了老三。
“你怎么来啦?”江长青拉住弟弟的手往一边空地挤过去。
江长庆乐呵呵道:“当然是来看热闹了,哥就别操心了,我们店里全都来了,就连我们掌柜都在对面楼上看热闹。”
江长青无语的看了看长庆指向的对面楼上,全是桃李街上那些商铺的掌柜。
这个县令真的是害人不浅啊!
江长庆看哥哥反应并不强烈,立即说了一个消息:“哥,今早上我们掌柜说,那曹贪贪还贪墨了之前收菜的银子。两次收菜都贪到他钱袋子里了,第一次收菜上头安排的是五文钱一斤,曹贪贪自己压价压到了三文。
第二次收菜就是爹摔了之后那一次,上面给的价格是十文,曹贪贪估计是觉得第一次也没有被发现所以又压了价格。”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