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叶锦瑶边境学堂奠基 困难重重仍坚持
叶锦瑶的边境学堂奠基仪式如期举行。边境的百姓们纷纷前来围观,对学堂的建立充满期待。
“以后我们的孩子也能像内地的孩子一样,接受好的教育了。”一位百姓兴奋地说道。
然而,学堂建设过程中困难重重。首先是资金问题,尽管叶锦瑶多方筹措,但仍有较大缺口。其次,建筑材料的运输也面临难题,边境交通虽有改善,但一些大型建筑材料的运输仍十分不便。
“夫人,资金缺口太大,建筑材料也难以按时运到,这学堂建设怕是要耽搁了。”负责学堂建设的官员焦急地说道。
叶锦瑶并没有被困难吓倒。她一方面再次向朝廷申请资金支持,另一方面发动边境百姓,寻找本地可替代的建筑材料。
“乡亲们,学堂是我们边境未来的希望,我们不能因为暂时的困难就放弃。大家一起想想办法,看看有没有本地能用的材料。”叶锦瑶鼓励百姓们。
百姓们纷纷响应,他们在周边的山林和矿场中,找到了一些适合建造学堂的石料和木材。叶锦瑶还组织百姓义务参与学堂建设,众人齐心协力,努力克服困难,推动学堂建设继续进行。
六、叶锦姝协助皇上处理政务 崭露头角
叶锦姝在后宫改革稳定后,开始协助皇上处理一些政务。皇上发现叶锦姝不仅聪明伶俐,而且对朝廷事务有着独特的见解。
“皇上,近日收到的这份奏折,关于地方水利工程的建设,臣妾认为可以先派专员实地考察,了解当地实际情况后再做决策,以免盲目动工,浪费资源。”叶锦姝看着奏折说道。
皇上听后,觉得叶锦姝的建议十分合理。“爱妃所言极是,朕这就派人去考察。”
随着叶锦姝参与政务处理的机会增多,她在朝廷中的影响力也逐渐扩大。一些大臣开始对这位后宫妃嫔刮目相看,同时也有一些大臣对此表示担忧,担心后宫干政会引发朝廷混乱。
“皇上让叶贵人参与政务,恐怕不妥。自古以来,后宫不得干政,此举恐开先例。”一位大臣向皇上进谏。
皇上陷入了沉思,他虽认可叶锦姝的能力,但也担心大臣们的担忧并非毫无道理。叶锦姝察觉到了皇上的顾虑,她向皇上表示,自己只是出于对国家的关心,提供一些参考意见,绝无干政之意。
“皇上,臣妾深知后宫不得干政的规矩,只是希望能为皇上分忧。若皇上觉得臣妾此举不妥,臣妾以后不再参与便是。”叶锦姝说道。
皇上看着叶锦姝的真诚态度,心中的顾虑打消了几分。“爱妃的心意朕明白,以后若有合适的事务,仍可向朕谏言。”
七、叶锦瑶吸引人才初见成效 新问题又现
经过叶锦瑶的不懈努力,人才招募终于初见成效。一些对新事物充满好奇的年轻工匠和学子,被叶锦瑶描绘的边境发展前景所吸引,决定前来一试。
“叶夫人如此有诚意,边境又有这么多发展机会,我们愿意去试试。”一群年轻的工匠说道。
同时,内地的一些学府和商会也被叶锦瑶的坚持所打动,同意与边境建立合作关系。部分学府派遣了教师前来边境学堂授课,商会也承诺提供技术支持和市场渠道。
然而,新的问题又出现了。这些新来的人才对边境的生活环境和工作条件不太适应,一些人甚至产生了离开的想法。
“这里的生活条件比内地差太多了,工作起来也诸多不便,我想回去了。”一位年轻的学子说道。
叶锦瑶得知后,立刻采取措施。她改善了人才的居住环境,建立了专门的技术交流中心,方便他们相互学习和交流。同时,叶锦瑶还经常与这些人才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努力让他们安心留在边境发展。
八、叶锦姝在朝廷中的艰难处境 流言蜚语四起
叶锦姝协助皇上处理政务的行为,虽然得到了皇上的认可,但却引发了朝廷内外的流言蜚语。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开始散布谣言,称叶锦姝野心勃勃,企图干预朝政,掌控朝廷大权。
“听说叶贵人在皇上面前吹枕边风,影响皇上的决策,她这是想篡夺朝廷大权啊。”谣言在朝廷和民间悄然流传。
这些谣言对叶锦姝造成了很大的困扰,她在朝廷中的处境变得艰难起来。一些原本对她友善的大臣,也开始对她避而远之。
叶锦姝深知,若不及时澄清这些谣言,不仅自己的声誉会受损,还可能影响到皇上的决策和朝廷的稳定。她决定再次进宫,向皇上表明自己的态度,并寻求解决办法。
“皇上,如今外界流言蜚语甚多,臣妾深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引起了一些人的误解。但臣妾一心只为国家,绝无半点私心。还望皇上能为臣妾做主,平息这些谣言。”叶锦姝在皇上面前哭诉道。
皇上看着叶锦姝委屈的样子,心中十分心疼。他决定下旨,向朝廷内外表明叶锦姝协助处理政务的目的和范围,以正视听。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