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娘她老糊涂喽,固执的不行。说不通啊!”
老刘头搓了搓手,深深的叹了口气说。
“也不是老糊涂了,只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娘就大姐这么一个女儿,心里疼她也是有的。你想想,要是将来咱们老丫头也有这么一天,回来求你,你心里是啥滋味,难道能不替她多考量考量?”
一番话,把老刘头给说愣住了。
他皱着眉头仔细的思考了一下,然后苦着脸道:“你别瞎说!咱老丫头怎么会有那一天?!”
“我只是打个比方,到了那时,老大他们要是都拿不出钱来帮她,你待要如何?”
然而老刘头却不想听到这样的比方,他皱眉岔开话题:“你说这柱子也是,他把家里的钱都败光了,也不想想要怎么挣钱,还想当初那样指着借。这要是以后大姐和大姐夫两口子不在了,他要靠谁去?”
在他的认知里,即便是家里的水田没了。可只要是人勤快,肯干,依旧是饿不死的。
不论是你去县里做工,还是开荒种地,都能混口饭吃。
“那孩子一向安逸惯了,想要一下转变过来,确实也不容易。”
陈氏思索了一番后说道。
“唉!说到底,还是大姐大姐夫两口子惯的。要是能撒手不管,他还能真的饿死了?”
“所以这日后啊,你不能这么惯着老丫头,不然,把她惯成了柱子那样,那可就来不及了!”
陈氏借机想要敲打他。
“你咋总是说咱老丫头?她可是个女娃娃,那能比吗?”
老刘头不乐意了,老婆子今天咋了这是?尽来戳他的肺管子。
此刻,被他们用来打比方的刘宁正窝在自家二嫂的怀里,美美的吃着自己的午饭呢。
对于老两口的谈话,她是一无所知。
刘长寿从隔壁回来后,又去了他娘的屋子。
见他老爹阴沉着脸,也不知道是发生啥事了。
他把自己手上拿着的那二十文钱又递给陈氏,笑着道:“胡郎中说了,早上已经收了我家的一碗腌鱼,这诊金啊,就不收咱们的了!”
“嘿嘿!这才对嘛。这老胡倒也还算厚道!”
“别胡说,人家胡郎中可精明着呢。大毛娘有事没事还能瞒得过他的眼?”
人家也就是懒得拆穿他们罢了。
经此一事,二房一家也消停了好一段时间。没再出啥幺蛾子。
第二天一早,刘长福就到镇上买了一斤的猪板油,又给陈氏拿了两副药回去。
一下子又花了六十多文钱,这回老刘头却一点儿都不心疼。
陈氏吩咐三个儿媳,用炼油剩下的油知啦包些窝头。
可家里没了白面,也就只能用去年剩下的一点儿荞麦面来包了。
陈面里生了蛾子,胡氏拿出一个陈旧的筛子小心的把那些飞虫们都筛了出去。
马氏则负责炼油和调馅儿。
家里就数她做饭的手艺最好,所以这么难得一见的猪油渣,当然还得要她来调味。
赵氏则只需要坐在灶下给她们烧火就成。
晌午的时候,马氏就到菜园子里割了韭菜。
把它们的黄叶子都摘干净,又将其全部都清洗了一遍。
这才换成了胡氏切那些韭菜。她自己则开始洗锅准备炼油。
等胡氏把韭菜切成碎沫,就把它放在了一旁备用。
这时候的赵氏已经开始点起了火,等锅热了,马氏将猪板油倒进去,然后加上小半碗的清水。
先让它们在锅里熬上一会儿,等出油了,再用锅铲子轻轻的翻动,直至油被全部炼出来为止。
没多会儿工夫,猪油那特有的香味儿就飘出了老远。
三个毛闻着香味都跑过来看着,马氏见状,一人给他们捏了一个小些的猪油渣。
三个毛高兴的直咧嘴。最小的四毛看见了,也嚷嚷着要“吃肉肉”。
马氏就笑着在锅里给他挑了个最小的。
炼好了油,她们又帮着把陈氏的药煎了出来。
胡氏端着给婆婆送了过去。
一碗药喝了下去,不出三刻钟,陈氏就闭上眼,开始睡了起来。
她虽然整日的躺着,可真正能睡着的时候极少,多半都只是闭着眼假寐。
主要还是因为生产的时候大出血。
隔壁胡郎中说,她这是伤了元气,血不养心所致。
给她开的药方,也是补气益血的。
其实要是家里有钱,能连着吃上几个月的药,生活上再放好些。多吃些好的补补,陈氏的身子还是有望能够好起来的。
可老刘家现今的情况,实在是拿不出钱来。
闻着院子里传来的阵阵药味,和炼油时特有的油知啦香味。
老刘头不禁幽幽的叹了口气。
老大刘长福见状问道:“爹,咋了这是?”
很少能见着他爹这样的忧愁。
“你娘这样吃一副断一副的,也不见效。还是要想法子赚钱才是啊!”
刘长福想了想说:“上次我和老二去县城看有两个饭馆子在招工,不如明天咱们再去县城里看看能不能找些活计干干,挣几个钱,也好给娘买药。”
“现在这活可不大好找,要是才忙完地里的活,倒是可行。”
闻言,老刘头却并不抱太大的希望。
县城里一般只有农忙才结束的时候,活才好找。
那个时侯,也是那些做工的人们回家农忙的时候,而那些原本有人干的活计也就没人干了。
所以县城里才会招人,要是你表现的好,还能破例被主家留下。
甚至,还能顶下原来那个工人的位置。
这样做虽然有些不大厚道,可为了生计,也不得不如此。
而老刘家却因为田地多,在农忙的时候根本就抽不开人手。
所以能在县城找到活计的机会并不多,而且县城离他们这儿说远不远,说近不近的。
去做工的话,还要带些口粮。
即便是农忙的时候,大家一天也是会吃上三顿的,这要是去县里干活,不吃饱饭哪里有力气。
这样一来,他们村里能去找活计的人就更少了。
只有几户田地少的人家,才有人常在那边做工。
“我看咱们不如去南塘那边看看,那里的荷塘多,要是能采些荷叶回来卖,也是个不错的进项。”
喜欢穿越后,带着抠门老爹发家致富请大家收藏:(www.20xs.org)穿越后,带着抠门老爹发家致富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