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役,关羽在虎跳峡伏击一万鲜卑前军,歼灭七千余人,俘虏了千余,连万夫长拓跋杲也被活捉了。
唯有刘豹见势不妙,与数百骑侥幸逃脱!
从此,关羽无敌威名传遍了鲜卑大地,成为了人们口耳相传的绝世猛将!
这时,塔塔拉率领四千人马,从虎跳峡的两侧缓缓撤了回来。
见到关羽大发神威,心中佩服得五体投地。
他按照关羽的吩咐,指挥着手下开始打扫战场,仔细搜寻着战利品。
从死去的鲜卑人身上扒下的羊皮裘六千多套,并得到了八千多柄锋利的弯刀。
还有鲜卑人惯用的牛角弓六千余张,箭矢三十余万支,还有鲜卑人随身携带的无数物资。
完好无缺的战马有六千多匹,死掉的战马也有近五千匹。
他们还俘获了近两千名鲜卑战士,其中更包括了万夫长拓跋杲。
这些缴获的物资统统被带回了武都城,大大增强了北方战区的战力。
三日之后,典韦率领五千精骑抵达了武都城。
对于关羽取得的辉煌战果,典韦内心充满了由衷的钦佩。
他大嘴一咧,爽朗地哈哈笑道:“云长啊,圣主果然没有看错你!若是换了我老典,万万想不出如此绝妙的计策!”
关羽傲然一笑,谦逊地回应道:“典兄过誉了!比起圣主,某可是望尘莫及!”
刘昆慧眼识珠,将他从一名潜逃的杀人犯收归麾下。
更是委以北方战区主将的重任,将北方这一艰巨的防线交给了他。
这是何等的信任,是何等的荣耀啊!
而且,关羽对当初刘昆于万军之中,阵斩于夫罗、呼厨泉时使出的那惊艳绝伦的一刀,至今记忆犹新!
那霸绝天下的一刀,千军辟易,深深地烙印在了他的脑海里!
时刻提醒着他,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这让关羽心中的傲气收敛了许多,也沉稳了许多。
根据斥候传来的消息,鲜卑大军得知前军覆灭的消息后,变得愈发谨慎了起来。
他们步步为营,如履薄冰,令关羽再也难捕捉到战机,只得退守武都城。
自从将武都城视为北方屏障以来,关羽不断加固城墙,囤积了大量物资。
对于鲜卑人的任何挑衅,他都有信心坚守一个月不失。
而近日收缴的近万鲜卑前军遗留的巨量物资,加上典韦带来的五千精骑,更使他信心倍增,对鲜卑人不再丝毫畏惧。
两日之后,七万鲜卑大军终于抵达了武都城下。
鲜卑联军两位首领拓跋甘和柯最率军至城下安营扎寨,却并未急于攻城。
这一路来,他们谨小慎微,起码多花费了三日的时间。
没办法啊,一万前军的全军覆没,让鲜卑人军心动荡不安。
鲜卑军营中的大帐内,气氛异常凝重。
拓跋甘与柯最分坐于首位,两侧则是众多小部落首领及其麾下将领。
他们人人面色凝重,心事重重。
数日之前拓跋部前军的惨败,无疑给了一路来野心勃勃的鲜卑联军当头一棒。
拓跋杲生死未卜,一万精兵全军覆没!
拓跋甘内心五味杂陈,愤怒、忧虑、烦躁……种种负面情绪交织在一起,让他夜不能寐。
一将无能,累死千军啊!
虎跳峡那么险峻的地形,这拓跋杲竟然毫无察觉,难道他长了个狗脑子?
说他是狗,那都是对狗的侮辱!
拓跋甘心中充满了对拓跋杲的种种碎碎念,但他毕竟是自己最信任的族人,是自己的左膀右臂。
柯最见拓跋甘兴致不高,于是出言安慰道:“拓跋兄,既然城头没有挂出拓跋杲的尸首,说明他或许还活着。又或者,他率部逃走了也不一定。”
拓跋甘斜睨了柯最一眼,这老家伙最可恶了。
柯最表面上是在安慰他,实则心中充满了幸灾乐祸的意味。
他们两部之间,实力原本不分伯仲。
然而,拓跋杲葬送了一万大军后,彼此间的实力对比便悄然发生了变化。
拓跋甘有些意兴阑珊地叹道:“拓跋杲不过是个蠢货罢了,死了也就死了。”
被俘是肯定了的,逃走?如果真逃走了,那早就灰溜溜地回来了。
心中暗自叹息了一声,拓跋甘目光看向柯最,慢条斯理地说道:“看来,我们都低估了这个叫关羽的人,也低估了种花部落的实力啊!”
他们早已掌握了相关情报,北方战区的主将正是关羽,麾下兵力约在一万二左右。
而种花部落兵力虽多达六、七万,但分散在了各方,能用来对抗他们的,必然不多。
南匈奴早已经没落了,只知道死死守在美稷城一带,连北上与他们鲜卑人争锋的勇气都没有。
更何况,他们还打听到,种花部落之所以能吞并南匈奴人,采用的还是取巧的方式。
这正是拓跋部与柯部敢于南下的根本原因!在他们看来,种花部落不过是跳梁小丑,翻手可灭!
但虎跳峡一战,彻底颠覆了他们对种花部落的认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