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刘昆的激励下,全军立刻士气大振。
刹那间,一万手持弯刀的铁骑如同狂风一般,以排山倒海之势冲入了羌人叛军的阵中。
他们在阳光下挥舞着手中的弯刀,那弯刀在阳光中闪耀着寒光。
每一次挥动,都能无情地带起一片血花。
羌人叛军们虽然也在顽强抵抗,然而面对如此猛烈且精准的秦弩攻击。
再加上铁骑无情的冲锋,逐渐陷入了极为艰难的困境之中。
闵耿深知,如果自己不展现出英勇无畏的精神,士气一旦崩溃,那全军覆没将是迟早的事。
于是,他一马当先,直接朝着刘昆的中军冲了过去。
他的长刀在空中划出一道道耀眼的寒光,所到之处,鲜血飞溅,场面惨烈无比。
秦弩手们迅速换上新的弩箭,再次展开更为猛烈的射击,密集的箭雨如注般朝着羌人倾泻而去。
而铁骑们则更是加快了速度,仿佛一股不可阻挡的洪流一般,迅速将羌人叛军的防线彻底地冲垮。
战场上顿时陷入一片混乱与拼杀之中,局势对刘昆一方愈发有利。
闵耿见大势已去,可他并未就此放弃抵抗。
此时的他浑身是伤,血迹斑斑的衣衫贴在身上。
多处伤口在风雨中隐隐作痛,但他依然在敌阵中奋勇拼杀。
他心里清楚,即便希望渺茫,为自己,更为族人,他都必须争取这最后的生机。
刘昆望着如此顽强的闵耿,心中不禁泛起一丝敬意。
然而,战场上容不得半分怜悯,残酷的战争容不下丝毫犹豫。
他深知自己肩负的使命,必须为这场战斗画上句号。
他朝着身边的典韦使了个眼色,典韦心领神会,缓缓抽出背后那对沉重的大铁戟。
此时的他身着重甲,犹如一座巍峨的小山,散发着令人胆寒的气息。
典韦策马而出,大喝一声:“敌将休得猖狂,典韦来也!”
说罢,他一夹马腹,胯下青骢马撒开四蹄,径直朝闵耿冲了过去!
在努力奋战的闵耿听到了典韦的这声大喝,他抬起头来,很快就锁定了朝自己冲过来的典韦。
他手持雪亮的弯刀,催马径直朝着典韦奔去。
两人的马匹在战场上交错而过的瞬间,典韦和闵耿几乎同时挥动了手中的武器。
典韦如今浸淫炼髓境初期很久,对“举重若轻”境界有了深刻的理解,实力远超寻常。
他手中的大铁戟挥舞之间看似轻飘,实则威力巨大,每一击都包含着致命的杀机。
只见那大铁戟在空中划出一道银色的优美弧线,携带着呼啸的风声,誓要将面前的闵耿瞬间撕裂。
闵耿的弯刀闪烁着冰冷的寒光,直直地劈向典韦的胸口。
然而,典韦冷哼一声,左手轻轻一摆,大铁戟便以一个极为巧妙的角度轻松挡住了弯刀的攻击。
紧接着,他右手大铁戟顺势反击而出,速度之快如同闪电,直逼闵耿的要害之处。
闵耿大惊失色,慌乱之中急忙抽回弯刀全力格挡。
“当”的一声巨响,两兵相交,溅起一片火星。
这一击的力量极大,震得闵耿手臂发麻。
手中的马缰绳松开,战马受到惊吓,四处狂奔乱窜。
但典韦却稳如泰山,纹丝未动。
只见他嘴角微微上扬,划出一抹冷笑。
紧接着再次挥舞着大铁戟,毫不留情地朝着闵耿袭去。
这一次,典韦不再留情,大铁戟在他手中仿佛有了灵性,化作一道道银色的轨迹。
快若死神之镰,在空气中划开一道道凌厉的劲风。
与典韦超强的实力相比,闵耿虽拼尽全力,可他目前只有炼骨境巅峰的实力,实在与典韦差距太大。
尽管他已竭尽全力,每一个动作都凝聚着全身所有的力量,但终究不是典韦的对手。
仅仅过了三招,闵耿的弯刀便被典韦那沉重的大铁戟狠狠击飞,整个人从战马上重重地跌落下来。
典韦轻轻勒住缰绳,看着倒在地上的闵耿,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轻蔑。
闵耿缓缓地倒下了,他的眼神中充满了不甘与决绝。
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都未曾屈服,这份英勇无畏为他赢得了最后的尊严。
即便战死沙场,也不愧为一条硬汉。
随着闵耿的战死,羌人叛军们彻底丧失了斗志,防线瞬间崩溃。
有的士兵惊慌失措,开始四处逃窜;
有的则扔下手中的武器,双膝跪地,选择了投降。
刘昆率领着大军打败了白狼羌主力大军,之后更是长驱直入,如入无人之境,所过之处无人再敢阻挡其锋芒。
就这样,他将祖厉三县顺利纳入版图。
这一战役的消息迅速在整个凉州传开了,引起了轩然大波,各方势力无不为之震动。
此时,刘昆正坐在临时搭建的营帐中。
此次进攻凉州,除了抢占地盘,还有一个同样重要的目的——祖厉三县的铜矿。
这铜矿,正是种花部落银行迫切需要的铜的来源,关乎着河套经济能否顺利发展的关键所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