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众人的注视下,陆宝儿缓缓道:
“公布真相,让所有的百姓帮我们一起救下顾将军!”
一旦民怨沸腾,从这到望都一路上的各州府肯定会八百里加急将消息传至望都。
为保民心,皇上一定不会杀顾九平。
只要顾九平不死,一切就都还有转机。
“可若是皇上执意要杀呢?”
屈沉焰的语气中透着对当今皇上满满的厌恶。
陆宝儿说:“不会的!”
“消息一旦传入文武百官的耳朵里,皇上若还如此任意妄为,御史们的笔怕是不会留情。
再者,望都还有顾战顾大将军和顾凌霜呢,他们不会让皇上杀了顾九平的。”
屈沉焰:“可是顾战他和定国公……”
陆宝儿打断他:
“误会早已经消解,只是他不能宣之于口,他早已明白他父亲的苦心了。”
屈沉焰想了想,最终应了陆宝儿的主意。
琅城惨案的真相经由所有曾经追随顾长风的人之口说出,很快就在民间掀起一阵狂风。
虽然事情已经过去了二十多年,但定国公在百姓心中的威严仍在。
忠臣冤死于阴谋诡计,幕后凶手不惜屠城掩盖真相。
各州府衙听到消息,即刻派出最快的人和马出发。
消息传到望都时,皇上正准备下令秘密诛杀顾九平。
听闻消息,他眸光一沉,手中的笔轻颤了一下:
“蔡福,城外可有消息传来?”
蔡福微微摇头:“陛下,那人怕是未进望都。”
民间谣言定是屈沉焰放出来的,他这是要逼朕饶了顾九平。
可顾九平必须死!
皇上藏在袖子里的手狠狠攥紧,眼底划过杀意:
“蔡福,去告诉黑狼,杀!”
蔡福心一紧,忙劝道:
“陛下,如今民间谣言四起,若是杀了他,悠悠众口怕是堵不住!”
“朕是皇上!要杀一个乱臣贼子,何错之有?”
皇上突然暴怒,吓得蔡福连忙跪下。
“陛下息怒!”
这时,外头传来众御史的声音:
“老臣求见陛下!”
以祁修远为首的御史们纷纷跪在门口,等候皇上给出一个解释。
御书房内,皇上神情阴沉,面上怒容未消。
蔡福心道不好,思索片刻后忽地有了主意:
“陛下,老奴有个主意。”
皇上:“说!”
蔡福说:“陛下,百姓要的是个真相,外头御史们要的也是个真相,可陛下贵为九五至尊,真相如何自然是您说了算!
如今陛下是不能杀顾九平,可不代表不能做别的。
倘若他疯了,即便是顾九平,疯言疯语又有谁会信呢!
至于没抓到的那些乌合之众,陛下就更不必担心了。
他们自称是琅城幸存者,可谁能证明他们说的就是真相呢?
琅城早已付之一炬,陛下若说当年是顾家军与萧人里应外合屠城。
如今他们听到的一切正是萧国故意所为,目的就是为了离间陛下和臣民,发动下一次战争。
陛下觉得,百姓会相信谁呢?”
自然是当今皇上!
如今的大雍百姓对萧人的印象就是残暴凶狠。
比起让他们相信当今皇上残害忠良,他们更愿意相信一切都是萧人的阴谋。
皇上阴郁的神情有了几分缓和,他看向蔡福道:
“顾九平那边你去办,留一口气就成。”
蔡福点头应是,随后便离开了。
外头,御史们纷纷被传召入内。
祁修远进去前瞥了蔡福一眼,心下思量许久后向旁边一个小太监使了个眼神。
那小太监正是李怀霖安插在宫里的眼线。
小太监虽然年纪小,但精明得很,瞧着蔡福悄悄离开便知道事情不妙,于是立即传信出去。
殿内,皇上端坐龙椅上,望着底下跪成一排的御史,眼神冰冷。
“众爱卿都是为民间谣言而来的吧!”
祁修远叩首道:
“老臣斗胆,敢问陛下,民间传言可是真的?琅城惨案当真是陛下所为吗?”
“不是!”皇上毫不犹豫地回答。
“那顾九平可还活着?”
皇上说:“活着,他于日前秘密进望都,意图谋反,被暗卫擒住,如今就关在地牢中。”
祁修远道:
“陛下,老臣可否见一见他?”
皇上抿唇不语。
他在等,等蔡福回来。
“祁御史,顾九平实乃乱臣贼子,当年便是他与萧人里应外合才害了定国公,如今他卷土重来,定是萧人授意。
朕已经命人将人提来,诸位爱卿且等一会儿吧!”
祁修远心道不妙,却别无他法。
人在皇上手中,变成什么样还不是皇上一句话的事吗?
等了许久后,蔡福才进来。
他低声附在皇上耳边说了些什么,皇上随即便蹙眉道:
“去把人提过来吧!”
蔡福点头应是。
不多时,侍卫架着一个衣衫褴褛,披头散发的人进来。
“他是顾九平!”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