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播厅内,灯光如昼,空气中弥漫着紧张的气息。白木站在舞台中央,神情淡然,一切尽在他的掌握之中。他的大脑进化到38%,已然能够通过触摸任何带电设备,瞬间接入云端网络。所有的知识,对他来说,不过是触手可及的信息流。
演播厅里放着暖场音乐。
主持人在舞台中央宣布规则:“本次比赛采用‘知识突围战’模式,每位选手独立答题,答对得1分,答错或未答扣1分。每轮结束后,分数最低的选手将被淘汰。此外,答对题目的选手可以指定下一题的答题者,被指定者若答错,题目将进入抢答环节。特别提醒,若某位选手连续答对20题将触发‘群殴模式’,其他选手可通过结盟的方式进行共同答题。此时结盟的所有人视为一个整体,答对均得分,答错均扣分。”
白木暗暗盘算了规则,独立答题和抢答模式都很简单。主要是这个围殴模式有些麻烦。要小心不能掉入围殴,否则很有可能会拖成持久战。
音乐声音逐渐变小,主持人晃了晃手卡。念出了本次比赛的第一题。
白木反应速度非常快,手指轻轻触碰桌面的电子屏,答案如流水般从他口中吐出。他的回答精准无误,全场掌声雷动。白木得1分,并获得了指定下一题答题者的权利。他目光扫过众人,最终定格在佐藤身上。“2号选手,请回答下一题。”
2号选手脸色一沉,他知道自己必须回答正确,否则不仅会扣分,还会让白木继续掌控局面。主持人念出题目:“请解释量子纠缠现象及其在量子通信中的应用。”
2号选手更加擅长人文学科。可一上来就是一道超纲题目,他的开始额头冒汗,努力回忆所学知识,但面对如此复杂的问题,他的大脑仿佛被冻结。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最终,他无奈地摇了摇头:“我……回答不上来。”
题目进入抢答环节。其他选手迅速按下抢答器,试图阻止白木再次得分。然而,白木的手指早已触碰电子屏,答案脱口而出:“量子纠缠是指两个或多个粒子在某种条件下形成关联态,无论它们相隔多远,改变其中一个粒子的状态会立即影响另一个粒子的状态。这种现象在量子通信中用于实现绝对安全的密钥分发,例如量子密钥分发(QKD)。”
他的回答依然完美,得到了分数。白木继续指定下一题的答题者,这一次,他选择了6号选手。
6号选手是一位长者,看起来就学识渊博。主持人念出题目:“请简述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理念论’及其对后世哲学的影响。”
6号深吸一口气,平复好心情后开始回答:“柏拉图的‘理念论’认为,现实世界是对理念世界的模仿,理念是永恒不变的真理,而现实世界只是理念的影子。这一理论对后世哲学产生了深远影响,尤其是对基督教神学和西方形而上学的发展……”
主持人点头:“回答正确,你可以指定下一题的答题者。”
6号选手似乎看出了白木的威胁性,毫不犹豫地指向白木:“7号,请回答下一题。”
主持人念出题目:“请解释相对论中的时间膨胀效应,并举例说明。”
白木的手指轻轻触碰电子屏,答案如行云流水般涌出:“时间膨胀效应是指在高速度或强引力场中,时间会变慢。例如,在高速运动的飞船中,时间会比地球上的时间流逝得更慢。这一现象已被实验证实,例如通过原子钟在飞机上的实验。”
他的回答再次震撼全场,掌声如雷。白木继续掌控局面,指定下一题的答题者。然而,连续答对两道题目的白木已经成为了众矢之的。
选手们非常默契的不停地指名白木答题。不断检索信息流对他来说非常轻松,但那是在拥有设备的情况下。现在白木只是通过答题器微弱的电信号向外进行互联。这个复杂程度让他很快产生了疲惫的感觉。
然而接下来的几轮,选手们几乎是不加掩饰的开始轮流指名白木。终于触发了“群殴模式”。白木咬着牙,他想要速战速决。这些选手们抱团对付自己固然麻烦,但他们开始的太晚了。分差已经形成,自己需要尽快获得胜利。
比赛进入中段,场上只剩下白木、2号、6号和9号四人。
题目出现在大屏幕上:“请结合量子力学和哲学,解释‘薛定谔的猫’实验对现实世界观的挑战。”
团队成员分工合作,9号负责量子力学部分,6号长者负责哲学部分,2号负责整合答案。经过短暂的讨论,他们很快给出了答案。
“薛定谔的猫”实验由物理学家薛定谔提出,旨在揭示量子力学中的叠加态与经典物理现实观之间的矛盾。该实验设想将一只猫、放射性原子、探测器和毒气装置置于密闭箱中。若原子衰变,探测器触发毒气释放,猫死亡;若不衰变,猫存活。根据量子力学,原子在观测前处于衰变与未衰变的叠加态,猫也因此处于“既死又活”的叠加态,直到观测发生。”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