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哥,您用枪对着我,我开车心里发慌,我保证按您的要求把您送到目的地,路费我自己出,这总可以吧。”司机小心说道。
王成岩说:“我可以把枪收起来,但是你必须安分守己的开,否则随时要了你的命,老子用这枪打死了多人。”
司机清楚,今天遇到了的是一个穷凶极恶的歹徒,如果不想办法逃跑,恐怕再也见不着妻儿了。
于是对王成岩说道:“大哥,车已经没有多少油了,需要找个加油站加油,跑不了多远了。”
王成岩一看油表,确实没有多少油了,就准许了他的要求。
当车开到一个服务区加油时,这个司机要下车付费,王成岩也随即下车买水,因为一路聊天,罪犯的戒备心理有所放松 。此时,司机还没有等油加满,趁其不备,迅速驾车逃离。
王成岩眼看着出租车司机逃脱,一下子不知道怎么办,因为他不敢乘坐大巴车,他怕警方在路途查车暴露行踪,于是只得自己徒步,哪里荒僻往哪走,花了数天的时间,居然走到了开原。
钱花的差不多了,王成岩没办法,他冒着暴露身份的危险,决定抢劫。
1994年1月30日下午傍晚时分,他躲在一个省道的公路旁,伺机而动,他拦下一辆大巴客车,用枪逼着大巴司机拿钱,这名司机和王成岩进行激烈的反抗,企图夺其枪支,被王成岩当场打死。
接到报警,大批的警力很快赶到现场,对王成岩进行围捕,他深知死罪难逃,进行疯狂的抵抗,晚上8时许,被狙击手当场击毙。
警方从王成岩的身上发现了两把手枪,经过枪号识别,这两把正是被害的民警赵伟石和丁国春的配枪。
此人正是多次杀警的犯罪嫌疑人,警方马上掌握了歹徒的身份。
罪犯每次作案,都是俩人同伙,那么还有一个又是谁呢? 如今王成岩已经被击毙,如何尽快找到另外一个隐藏的罪犯呢?
专案组决定,从王成岩的家属找突破口,首先,警方传讯了王的妻子,经过多次讯问,她妻子就是一句话:王成岩的事,从来没有和她说过,她啥也不知道。
由于警方没有掌握更多的线索,只得将其放回,但民警清楚,她一定知道情况,很可能王成岩和她交代过,如何应对警察的提问。
【挖出内鬼】
王成岩还有一个12岁的女儿,小学六年级学生,警方决定从她口中寻找突破口。
一男一女两名侦查员在学校找到他女儿后,并没直奔主题,而是以非常友好的气氛聊聊她在校的学习情况,当小女孩渐渐消除紧张心理时,女侦查员问道:“谁常常来你家找过你爸爸?”
“有一个张叔叔经常过来找我爸爸玩 ,有一次还给我爸爸送过信。”
获此消息,警方立即传讯王成岩的妻子。一个回合下来,她立即交代出其女儿提到的张叔叔,名叫张泗潍,而且还交代出,张泗潍不仅给到王成岩家送信,还送过子弹的犯罪事实。
张泗潍,43岁,柴河林业公安局办公室副主任。更令人毛骨悚然的是,他居然还是4.22.系列杀警案的专案组成员。
果然不出警方事先的推理,罪犯中有一个公安内鬼,原来是他,难怪专案组刚把王成岩纳入柴河重点嫌疑人,第二天就立即出逃。
警方立即传讯张泗潍。由于他是专案组的成员,知道警方现在对于案件的掌握程度,他也知道王成岩已死,而且两把枪都出现在死者身上,他唯一担心的是那个躲藏在卫生间,而逃脱的目击证人。
张泗潍虽然没有参与过审讯工作,但他清楚警方的审案策略,所以,当被问及送子弹一事,他矢口否认,仅承认送过信。
警方立即对他的家进行清查,发现一些不明金银首饰。另外一个调查组反映,张泗潍有一个姘头李某。
据李某交代:有一次她随口和张泗潍谈到,说丁国春卖房子,可能有几十万现金的事。他当时问她关于丁国春的家的具体位置,并要她画了一个详细地图。没过多久,丁国春就被枪杀了。
警方在审讯张泗潍时,把在家搜到的金银首饰和他画的丁国春家的地图,出示给他看,他死不交代。一连几天,张泗潍抱着侥幸心理,企图蒙混过关。
后来,审查人员在审理时,当场接听了一个电话,于是故意说:“刚才医院那边打电话说,王成岩经过抢救,已经活过来了,马上就要对他进行审问。”
作为专案组的成员,他听说王成岩被狙击手打死,怎么又活过来了?但因其当时不在现场,真实的情况并不完全知道,难道真的没有当场打死?
这时,审讯人员看着他额头开始微微渗汗,知道他内心已经崩溃,如果王成岩真活了,所有的事情将清清楚楚。
【作案过程】
很快,他交代了伙同王成岩作案六起,杀害十七人的犯罪事实。
1990年,他审理王成岩强奸案时,他收到王家的好处,于是二人结识,后来在王成岩的唆使下,两人确定一个共同目标:搞钱。
搞钱必须有枪,只有警察的身份才会有枪,于是就开始寻找作案目标,他利用自己的警察身份,首先确定了柴河林业公安局刑侦科内勤民警赵伟石,作为首选目标。
1991年4月22日,他利用自己熟人的身份,同王成岩顺利地进入赵伟石的家,然后二人用准备好的绳子将其勒死,并抢走了他的配枪。
有了枪,二人开始物色抢钱的对象,并特意收集相关信息 ,平时同事之间相互聊天时,只要听说谁家有钱,或者觉得哪个人在要害职位,就把他们作为抢劫的对象。
对于王成岩的出逃,正是他用的调虎离山之计,作为专案组成员,他知道王已经被纳入重点嫌疑人。
警方马上就要对王进行传讯时,他及时送信让其携带两支枪外逃,目的是将王调出柴河,因为省专案组已经将柴河作为重点侦破区域。
他希望王成岩逃到外地,再次用这两支枪在外地作案,扰乱警方的侦查思路,让警方误以为是外地人流窜作案。
罪犯自以为精心设计的调包计,却以王成岩被击毙而暴露行踪,警方利用高超的侦破策略,使长达四年之久的系列杀警案,得以成功侦破,这个隐藏在公安部门的“内鬼”,也终于得到了应有的惩罚。
(此案结)
喜欢90年代大案系列请大家收藏:(www.20xs.org)90年代大案系列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