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未归家的顾渊对自己宅院遭遇洗劫的事情一无所知。
此刻,他正专注地站在先锋营的训练场,眼前是十几名排列成两队的厢军士兵。
“枪术讲求一个'快'字,但快不等于乱。”
顾渊手持白杆枪,在场中来回走动,“重点在于找准时机,而不是蛮力胡来。”
一名士兵举手:“教头,那怎样找准时机?”
顾渊目光一凝,枪尖猛然前刺:“当你看到对方破绽时!”
那名士兵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招吓得后退两步。
顾渊收枪,淡淡道:“战场上的破绽只有一瞬,犹豫就会送命。”
“现在,两人一组,互相练习基础枪法。记住我教的要领。”
士兵们迅速配对,开始演练。
顾渊则在队伍间穿行,不时指点纠正。
数日以来,这已经成了他的常态。
自从一枪击败郑猛后,陆文远第二天便任命他为锋刃队教头,负责训练士兵的枪术。
“张病已,姿势不对,枪尾要压低。”
“李旦,重心太高,遇到敌人一冲就倒。”
“王铁柱,力道用错地方了,不是手臂用力,是腰胯发力。”
顾渊的指导简洁有力,士兵们虽然被他训得汗流浃背,却没人抱怨。
因为所有人都看到了明显的进步——原本三两下就会被打掉的枪,如今能坚持十余回合不败。
训练结束后,众人聚在一起休息。
有人突然询问顾渊:“教官,明明枪为百兵之王,但为何江湖上全是剑客、刀客呢?却不见使枪的绝顶高手呢?”
顾渊眼中闪过一丝异色,将水囊还给那士兵。他环视众人,看到每个人脸上都挂着好奇之色。
“因为真正的枪客,都死在战场上了。”顾渊语气平静,“剑是雅器,刀是侠器,而枪,是杀人的兵器。”
士兵们安静下来,专心听着。
“枪长七尺有余,一寸长一寸强。一名枪术大成者,可在敌人刀剑及不到的距离取人性命。”
顾渊手中白杆枪轻轻旋转,“江湖上的剑客刀客之所以多,究其主要原因只是便于携带和近身使用罢了;江湖少有绝顶的枪客,那是因为真正的枪术,是在战场上千锤百炼出来的。”
他目光扫过众人:“枪法中的'点、刺、扎、挑、拨、架、格、抽'八字诀,每一招都是为了取命而生。剑可以轻灵取巧,刀可以横扫千军,唯有枪,是直取要害的。”
一名士兵恍然大悟:“难怪城防军主要配枪,而不是刀剑。”
“没错。”顾渊点头,“真正精通枪法的高手,不会在乎名声,不会炫耀技艺,他们只在乎一件事——杀敌。”
“又比如拿练法来看,刀练到极致便是单刀破枪,而枪刚开始便是连单枪破刀。”
“教头,能演示一下那招制服郑猛的绝技吗?”一名士兵兴奋地喊道。
顾渊摇头:“那不是什么绝技,只是最基础的挑刀式。”
“那您能不能表演几招高深的枪法给我们开开眼界?”王铁柱期盼地看着他。
顾渊沉默片刻,突然将白杆枪往地上一插:“都退开。”
士兵们连忙散开,围成一个圈。顾渊慢慢呼吸,右手握紧枪杆,眼神渐渐变得专注而锐利。
“破锋枪法——贯日式!”
白杆枪忽然化为一道银线,直刺前方。众士兵只见一道寒光闪过,随后听见远处木人靶“咔嚓”一声脆响,胸口处竟凭空多了个洞,而顾渊的枪尖依然停在原处,仿佛从未移动过。
“这…这怎么可能?”士兵们目瞪口呆。
顾渊收枪:“记住,枪之所以为王,就是因为它最快、最直接、最致命。”
众人望着顾渊的背影,眼中满是敬畏和崇拜。
他们从未见过如此精妙的枪法,这位年轻的教头,显然比他们想象的还要深不可测。休息片刻后,顾渊来到了靶场。
那里有一队士兵正在练习速射。
顾渊拿起一把长弓加入了其中,进行打靶练习。
这古代的弓箭和他在现代使用的复合型弓箭完全不太一样。
现代的弓箭使用起来更方便,箭头也更准。
而古代弓箭对力量要求、动态瞄准和直觉射击三方面都有要求。
这也让弓箭手成为了古时的稀有兵种。
幸运的是,顾渊在这些方面都有不错的天赋。
日复一日的训练中,顾渊渐渐摸清了先锋营的底细。
这支部队的兵源极为复杂——有江湖游侠、有流亡难民、有落魄武者,甚至还有金人。
这些人个个身怀绝技,战力强悍,却因出身各异而纪律松散。
“教头,你说这箭法和拳脚哪个更重要?”一日午休,一名士兵突然发问。
“战场上命最重要。”顾渊面色不变,“活着回来,才有资格谈其他。”
士兵们哈哈大笑,却都记住了这句话。
陆文远常来观摩顾渊的训练,每次都暗暗点头。
这个年轻人不仅武艺高强,也懂得如何凝聚军心,让这群桀骜不驯的士兵心服口服。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