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仙湖彻底冰封了三百年。
湖面如镜,凝霜结玉,千里银光,寒气逼人。两岸琼枝挂雪,玉树垂冰,偶有仙鹤掠过,亦不敢久留,唯恐羽翼沾寒,折翅难飞。
昨日一场大战,北斗星君,瑶池仙子,天工道人一同归墟,湖面的巨厚冰层支离破碎……但依旧刺骨严寒。
离湖十八里有座巨灵山,山脚下有个叫仙鹤寮的镇垒,三百年前,天工道人凝聚十万大山寒气冰封瑶池仙子,气候巨变,原本有上万丁口的大镇垒,如今已不到三百人。
天可怜见,不知道从何年何月开始,天庭已经不往仙鹤寮派垒长了。
杨十三郎他们的大部队顶风冒雪来到镇垒“玉露温池”边上的空地时…几乎所有仙鹤寮的逍遥客都围了上来……知道杨十三郎是新上任的巨灵山仙胞看护吏后,真诚地邀请远道而来的客人们入住自己家里,还拉着他们一起到玉露温泉共浴。
“快来啊!娘子,太舒服了……”
最后这十八里山路,娄阿鼠冻得鼻子都差点掉了,沐浴在温暖的清澈泉水潭里,激动的大喊大叫。
玉露温泉池子够大,容得下二千多人,原住民们真聪明,在玉露温泉的下游因地制宜又开挖了一个更大的池子,以供牛马骡子等牲口之需。
不到一炷香工夫,几乎所有人马都泡在了温泉里。
昨日那场大战,杨十三郎、朱临、七把叉还有戴芙蓉都受了重伤,尤其是朱临,尽管已经盖上了十三郎的龙鳞衣,还在咯咯发抖,说胡话…
七把叉吐了一路,啥都有,好像把他这些年塞进肚子里东西全都吐了出来。
还有那个大富镇跟来的罗小青,尽管已经把她安排睡在了朱临的脚边,也是冬眠了一般,怎么喊都不醒。
一直咳血不停的杨十三郎和几个重伤员一起抬进了仙鹤寮李幺妹家里……她兄长叫李世明,一个老实巴交的逍遥客,见是幺妹的客人,往地坑里一次塞进了半年的木料,把整个东厢房烧得温暖如春……
“都安顿好了吗?”
杨十三郎又一次间歇性醒来:“馨兰,大家都安顿好了吗?”
“官人放心,有秋荷姐姐在,你就放宽心吧!大家都泡了温泉浴,荣哥荣嫂还把饭菜都送到池子里去了……”馨兰忍不住笑了一口。
刚才上千人一起泡温泉,在池子里一起吃饭,那画面实在有点辣眼睛。
十三郎侧头见戴芙蓉睡得正香……许多想说的话都咽了回去。秋荷她们几个操办过金母的蟠桃会,有她们在,管理一支七百人队伍,确实不用他太操心。更何况还有尽心辅佐的朱玉、朱风……
十三郎看着戴芙蓉,就一直这么看着,直到泪流满面,直到重新昏睡过去……
第二日,雪停了,恼人的山风也停止了怪叫……
东方微现霞光,云隙间漏下一缕金辉,恰如天女抛下的绣线,轻轻点在湖心。寒仙湖最大一块坚冰竟微微一颤,似从长梦中惊醒,发出细微的裂响。初时如珠落玉盘,继而如春蚕食叶,渐渐连成一片。冰层之下,暗流涌动,沉睡的湖水终于苏醒,推挤着、翻涌着,将禁锢它的寒壳寸寸瓦解。
肉眼可见湖面上的浮冰在不断消失……
趁着天气好,一大早出来打柴的几个逍遥客察觉异象,纷纷驻足观望。
先是孩童惊呼:“冰化了!冰化了!”
随后老翁拄杖而来,妇人携幼相随,众人屏息凝神,唯恐惊扰这天地奇观。
日中时分,湖水终于挣脱桎梏,从岸边冰缝里汩汩涌出,清波荡漾,连成一片。映着天光云影,恍若重获新生。
不知是谁先喊出一声:“寒仙湖解冻了!”
霎时间,欢呼声如春雷炸响,震彻云霄。孩童雀跃,老者拭泪,青年男女相视而笑。湖畔杨柳似受感染,枯枝微微颤动,竟有嫩芽悄然萌发。更奇的是,湖中游鱼竞相跃出水面,银鳞闪烁,如撒了一把碎星;远处山峦亦褪去素裹,露出苍翠本色,仿佛天地同庆,万物皆欢。
有老者喃喃道:“寒仙湖解冻,必是上天垂怜,赐我辈丰年。”
众人闻言,纷纷合掌祈愿,愿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湖上薄雾渐起,氤氲缭绕,隐约可见几位白衣仙娥凌波而立,袖舞清风,似在庆贺这冰消雪融的盛景……
夕阳西下,余晖染透湖水,金波粼粼,与未消的碎冰交相辉映。百姓久久不愿离去,直至暮色四合,仍有人低声哼唱着古老的歌谣,仿佛要将这份喜悦刻进骨髓,传给子孙后代。
寒仙湖,终于迎来了它三百年来的第一个春天。
当秋荷把寒仙湖解冻的消息告诉昏睡了一天的杨十三郎后,他挣扎着要起来……剧痛之下,无奈躺了回去。
第三日,玉帝差太白金星过来传旨,没理由就一句话:拔擢杨十三郎为正五品仙胞看护仙官……太白金星放下玄铁鹖冠,绛紫云纹袍,乌皮战靴……笑眯眯踏云而去……
第四日,金母差潘大将军送来一道玉阙仙敕:赏杨立人寒仙湖方圆三百里土地,以及土地上所有可见物。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