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禅火山口的烟囟冒出袅袅炊烟,三丈高的“护生幡”在山风里哗啦作响。幡面是北境百姓用百家布拼的,针脚间缝着稻秸穗、灵枢水草、浩然剑穗碎,还有归禅圣僧的袈裟补丁。诸葛羽蹲在幡下,用断竿挑着串腊肉晃悠,冲路过的镜海弟子挤眼睛:“小子,帮俺瞧瞧星髓炉的火——昨儿个炖的鹿肉还在锅里呢!”
白雨穿着小褂蹲在火山灰堆里,尾巴上系着三十个小铃铛,正跟角木蛟比赛往幡上挂灯。青蛟用龙角勾着灯笼往上送,白雨就踩在它脑门上往幡顶爬,俩灵宠闹得灰头土脸,倒把幡上的护生符震得哗啦啦响。
巳时三刻,天边先后飘来四朵祥云:
- 九天圣地的星髓舟像只大金船,船舷挂着三十六盏星灯,每盏灯下都坠着北境的护民符;
- 玄女圣地的灵枢水凝成莲花台,苏清瑶站在台中央,怀里抱着心月狐白雨的同族灵宠;
- 浩然圣地的万剑组成云梯,鸿儒背着断剑站在最前头,剑穗上系着给娃娃们的糖葫芦;
- 归禅圣地的火山浮岛缓缓落下,圣僧们抬着佛钟,钟身上新刻了百姓们的护生祈愿。
天下宗门更是热闹:凉州的“裂剑门”抬着用断剑铸的护生鼎,天枢的“补符宗”挑着装满护民符残片的竹筐,镜海的“织网派”扛着用灵枢水藻编的巨型护生网,就连北境的“耕读堂”都赶着牛车来了,车上装着新收的稻秸和烤蜜薯。
“都里头请!都里头请!”
诸葛羽踩着星轨砖蹦到幡下,先从怀里掏出块烤蜜薯塞给鸿儒,再给苏清瑶递了朵灵枢花:“玄女小丫头,白雨那妮子跟角木蛟又打起来了——你管管?”
苏清瑶笑着摇头,灵枢水在掌心聚成小镜子,照见白雨正骑在角木蛟脖子上抢灯笼:“龙道兄呢?该让他露露脸了。”
龙坤刚从火山后转出来,就听见满场惊呼——他穿着北境粗布褂子,腰上别着断水剑,剑穗上系着诸葛圣主送的星髓稻秸,咋看咋像个下地干活的小子,哪有半分“护鳞使”的架子。
“龙哥哥!”小栓领着娃娃们扑过来,手里举着用野草编的花环,“给你戴!咱们北境的护生英雄!”
诸葛羽挥断竿敲响佛钟,罗天大醮正式开场。五大圣地轮流展示护生绝技:
九天圣地的星髓炉煮着“护生八宝粥”,里头有北境麦仁、镜海灵枢藻、浩然剑气凝成的糖珠,喝一口能驱寒暖身;
玄女圣地的灵枢水舞美不胜收,苏清瑶用灵枢水织出各宗门的护生故事,水幕上闪过凉州铁匠救人、镜海渔家护岛的画面;
归禅圣地的佛钟鸣响“护生偈”,钟声里混着耕牛的铃铛声、妇人的捣衣声,震得火山灰都凝成了护生符;
浩然圣地的“残剑演武”最得民心,弟子们用断剑、剑柄、甚至剑鞘表演护生招式,最后还教娃娃们用树枝编剑穗;
龙坤和白雨压轴,骑着角木蛟表演“狐龙护生阵”。青蛟逆鳞漏出星砂,白雨甩动九尾洒下灵枢水,两者在半空凝成巨大的护生符,符上的稻秸纹还会随风摆动。
就在大家喝彩时,凉州裂剑门的门主突然站出来,手里举着柄断剑:“浩然圣地的剑修们听着!你们用断剑演武是妙,但俺们裂剑门的护生鼎,能化断剑为犁铧——敢不敢比一比?”
鸿儒还没开口,诸葛羽就摇着断竿凑过去:“比就比!不过咱得换个比法——”他指了指台下的百姓,“让他们出题,你们接招,咋样?”
百姓们顿时来了兴致,七嘴八舌地出难题:
“俺要护生鼎煮的粥!”
“俺想学用断剑削木剑!”
“俺们想让灵枢水浇菜园!”
裂剑门和浩然弟子面面相觑,还是鸿儒先反应过来,对着百姓一抱拳:“好!就按乡亲们说的办!”
于是,裂剑门用护生鼎煮了锅稠粥,浩然弟子用断剑给娃娃们削了百把木剑,苏清瑶带着玄女弟子用灵枢水浇了归禅的护生田,两边都得了百姓的叫好声,较劲的火气也消了。
暮色降临时,诸葛羽站在醮台上,断竿挑起盏星髓灯:“今儿个俺瞧明白了——不管是圣地还是宗门,不管用剑用符用锄头,护生的理儿都是一个。”
他用断竿指了指龙坤的断水剑,又指了指裂剑门的护生鼎:“护生道就像这灯油,单靠哪一家都亮不了多久,得各家的油混在一块,才能烧得旺旺的,照得远远的!”
台下响起雷鸣般的掌声。归禅圣僧双手合十:“圣主所言极是。贫僧观这火山下的护生田,用灵枢水浇、用星髓肥、用浩然剑气驱虫,长得比哪年都好——这便是‘万法护生’的道理。”
夜深了,醮台四周点起千万护生灯,灯油混着各家的香气,暖烘烘的。诸葛羽坐在幡下,给娃娃们分烤蜜薯,白雨和角木蛟趴在他脚边,尾巴扫起的火星子落在灯芯上,溅起小小的光花。
“龙小子,”他往龙坤手里塞了块蜜薯,“明儿个各宗门要回山了,你跟着去转转?北境的稻秸、镜海的灵枢藻、浩然的剑穗灰,混在一块能编出最好的护生符。”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