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番话,可以说是杀人诛心了。
郭嘉这小子,年纪不大,嘴皮子是真的溜,忽悠人的本事简直是点满了技能点。
他把利害关系,把个人前途,都掰扯得明明白白。
朱儁的呼吸变得粗重起来,额头上渗出了细密的汗珠。
他紧闭着双眼,似乎在做着极其艰难的抉择。
忠于汉室的念头,与对现实的无奈、对未来的迷茫,以及对张角和太平道隐隐生出的一丝认同,在他心中反复拉扯、碰撞。
过了好一会儿,仿佛一个世纪那么漫长。
朱儁猛地睁开了眼睛,眼神复杂地看了看张角,又看了看郭嘉,最后长长地叹了口气,那口气仿佛吐出了他半生的坚持和骄傲。
“唉……”他声音嘶哑,带着一丝疲惫和释然,“罢了,罢了!这大汉……或许真的气数已尽了。”
他缓缓地低下那颗高傲的头颅,对着张角,艰难地说道:“朱儁……愿降!”
这三个字一出口,整个场面瞬间安静了一下,随即爆发出震天的欢呼声!
“将军英明!”
“欢迎朱将军加入黄天!”
“黄天当立!黄天当立!”
士兵们兴奋地挥舞着手中的武器,一张张饱经风霜的脸上洋溢着真挚的喜悦。
能让朝廷的名将归降,这本身就是对太平道实力和理念的巨大肯定!
张角脸上也露出了由衷的笑容,他亲自上前,解开了绑在朱儁身上的绳索,拍了拍他的肩膀,动作亲切自然,丝毫没有胜利者的倨傲。
“哈哈哈!好!公路(朱儁的字)兄能弃暗投明,实乃我太平道之幸,亦是天下百姓之幸!从今往后,你我便是同道中人,当为这黄天大业,并肩作战!”张角的声音洪亮而真诚,充满了对人才的渴求和尊重。
这种不计前嫌的气度,让朱儁心里最后那点疙瘩也烟消云散了。
他看着张角,心里感慨万千:或许,跟着这个人,真的能干出一番不一样的事业来。
“罪将朱儁,谢大贤良师不杀之恩,愿为太平道效犬马之劳!”朱儁单膝跪地,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这次,是心悦诚服。
“快快请起!”张角连忙扶起他,“公路兄言重了!你我兄弟相称即可!以后,我太平道的军务训练,还要多多仰仗公路兄的经验啊!”
张角当即拍板,任命朱儁为太平道的“军法校尉”,负责协助整训黄巾军。
这职位听起来不高,但实权不小,专门负责训练和军纪,摆明了是要重用他。
朱儁也是个实在人,既然决定归降,那就拿出真本事来。
他也没客气,第二天就开始着手整顿军务。
这家伙,不愧是带过正规军的,那练兵的法子,跟黄巾军以前那套“瞎胡乱打流”完全不一样。
队列、阵型、号令、配合……一套套流程下来,虽然一开始让那些习惯了自由散漫的黄巾老哥们叫苦不迭,直呼“这比跟官军拼命还累”,但效果也是立竿见影。
只见训练场上,原本歪歪扭扭的队伍变得整齐划一,行动之间也多了几分章法。
朱儁把他在官军里摸爬滚打多年的经验,什么鸳鸯阵、三才阵的简化版,都给捣鼓出来了,还针对黄巾军的特点进行了改良。
在他的调教下,黄巾军的战斗力就像坐了火箭一样,“噌噌噌”往上涨。
连张宝这种猛男,看了朱儁练兵,都忍不住竖起大拇指,嚷嚷着“老朱这套东西,有点东西啊!”
张角看着这一切,心里那叫一个美滋滋。
收服朱儁这波操作,简直是血赚!
不仅得到了一员经验丰富的大将,还顺带给自己的军队来了个版本大更新,战斗力直接up了好几个level!
当然,光练兵还不够。
张角也没闲着,他一边让朱儁抓紧练兵,一边继续派出大量的太平道骨干,带着《太平要术》的简化版经文和符水,到更广阔的地区去“传教”。
如今太平道声势大振,连朝廷大将都投降了,这消息就像长了翅膀一样飞遍了冀州乃至周边郡县。
那些本就在观望的,或者被官府压榨得活不下去的百姓,听说“黄天”这边不仅能打,还真给活路,甚至连朝廷的大将朱儁都“弃暗投明”了,那还犹豫个啥?
赶紧拖家带口,投奔“大贤良师”去啊!
一时间,从四面八方涌向巨鹿的人流络绎不绝,太平道的信徒数量再次迎来了一波爆炸式增长。
粮草、兵员、地盘……都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扩张。
黄天的旗帜,迎风招展,猎猎作响。
张角站在高处,望着下方人头攒动、生机勃勃的营地,感受着这股蓬勃发展的力量,心中豪情万丈。
他知道,这仅仅是个开始。
郭嘉悄无声息地来到他身边,顺着他的目光望去,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主公,看来这盘棋,越来越有意思了。”
张角点了点头,目光深邃,仿佛已经看到了更遥远的未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