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荏苒,不觉已是两月之后。
大汉,未央宫。
刘彻百无聊赖地靠在御座上,手指有一下没一下地敲着扶手。这俩月,推广仙种之事顺风顺水,朝中大臣们看着那长势喜人的作物,一个个嘴巴都合不拢,连带着看他的眼神都多了不少敬畏。唯独那光幕商城,依旧空空如也,让他颇感无趣。
闲来无事,他点开了那个只有寥寥数人的“千古一帝交流群”。
【猪猪陛下-刘彻】:@全体成员,咳咳,诸位,都忙活得咋样了?朕这边,仙种已经遍布关中,长势喜人呐!
群里安静了片刻,很快有了回应。
【二凤陛下-李世民】:进展顺利。关中及河南道已大面积铺开,百姓踊跃,未遇阻碍。
【则天大圣女皇陛下-武曌】:尚可。神都左近及江南诸道已按部就班推广,静待秋收。
【赵大黑胖子-赵匡胤】:东京及京东、西路进展平稳,百姓视若神物,不敢怠慢。
【朱八八-朱元璋】:咱这边也差不多,应天府周围都种上了,长得不赖。
就连一向寡言的秦始皇也冒了泡。
【祖龙-嬴政】:尚可。
紧接着,这位始皇帝又发了一条,还特意艾特了朱元璋。
【祖龙-嬴政】:@朱八八-朱元璋 你那火药方子,确有奇效。匠作营依方试制,威力远胜往昔之硝石硫磺。
这话一出,群里顿时热闹了些。
当初加上好友后,他们很快就发现了光幕自带的“积分”功能,以及那个目前还空空荡荡的“积分商城”。虽然商城无货,但好友之间却可以互相转赠积分。这积分有什么用,众人尚不清楚,但都默契地认为这积分定有大用。
于是乎,这“跨时空交易”便悄然开始了。
秦始皇得知朱元璋的大明已在琢磨那类似后世的火器,便动了心思。他深知利器之重。而考虑到彼此间潜在的竞争关系,朱元璋并未直接给出火铳图纸,只卖了个改良的火药配方。
秦始皇倒也干脆,他是始皇帝,富有四海,积分更是众人中最高的一个,当即便拍板买下。有总比没有强。
当初在几人发现积分的时候积分便互相对了一下积分,他们发现几人中秦始皇和李世民的积分是最高的,而秦始皇的积分更是要比李世民还要更高一些,这让其他三人颇为眼红。
朱元璋看到秦始皇的肯定,脸上露出了些许得意,手指在光幕上敲打着。
【朱八八-朱元璋】:那是自然!咱老朱做买卖,向来货真价实,童叟无欺!始皇帝觉得好用便成。
得意了没两句,朱元璋话锋一转,开始倒起了苦水。
【朱八八-朱元璋】:唉,说起这个,咱这儿最近可是愁死了。咱那大明宝钞,一个劲儿地往下掉价,拦都拦不住!咱也不知道是哪个环节出了岔子,真是急死个人!
这话倒是引起了其他几位的兴趣。货币问题,关乎国本,由不得他们不关心。
【二凤陛下-李世民】:哦?宝钞贬值?明祖,你那宝钞,是以何物为本?可有定额?
【祖龙-嬴政】:这纸币?如何运作?
朱元璋看着这些问题,有些挠头。
【朱八八-朱元璋】:咱这宝钞,就是桑皮纸印的。担保嘛……咱就是皇帝,咱的信用还不够担保?至于定额……咱看国库用度,需要就印呗。
这话一出,群里几个皇帝都沉默了片刻。他们虽然不完全懂明朝的市场是什么模样,但基本的道理还是明白的。
【则天大圣女皇陛下-武曌】:大明皇帝,朕冒昧问一句,你那宝钞,一宝钞能换多少银两?
朱元璋一愣,随即理所当然地回复。
【朱八八-朱元璋】:换啥银子?咱这规矩,是只能用金银换宝钞,宝钞可不兴换回金银!官府发出去的东西,哪有再收回来的道理?
武则天看到这回复,不由得扶额,心下了然。其他几位皇帝也是满脸黑线,大概明白了症结所在。
【则天大圣女皇陛下-武曌】:……大明皇帝,你之前那天幕,怕是白看了不少。
武则天顿了顿,组织了一下语言,尽量用朱元璋能听懂的方式解释。
【则天大圣女皇陛下-武曌】:您想想,之前天幕里赵老大那游戏里怎么说的?为何铜钱总比铁钱值钱?因为铜是铜,铁是铁,价值摆在那儿。铁钱?容易铸,谁都能偷偷铸,今天能买一个饼,明天可能就只能买半个。您这宝钞,虽是官府所印,但在百姓眼里,若是不能随时换回金银,那跟那铁钱有何区别?
【则天大圣女皇陛下-武曌】:况且百姓拿真金白银换了您的宝钞,心里本就打鼓。若是再看到官府想印多少就印多少,他们手里的宝钞岂不是越来越不值钱?更要命的是,这不值钱的纸,还换不回当初的金银。如此一来,谁还信这宝钞?谁还敢用宝钞?它能值钱,那才真是怪事了!
朱元璋被武则天这一番话点得茅塞顿开,他那张饱经风霜的脸上露出恍然大悟的神情,一拍大腿。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