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孙策凭借着过人的智谋、豪迈的气度与仁爱的胸怀,于江东大地崭露头角,已然成为乱世中不容小觑的一方雄主。严白虎之流,不过是井底之蛙,妄图螳臂当车。
且看那枫桥之上,旌旗蔽日,战鼓雷鸣,孙策大军士气如虹。
严舆骑着一匹高头大马,横着一把大刀,威风凛凛地站在桥上,那架势仿佛自己就是天下第一。有人赶紧把这个消息报到了中军大帐,孙策一听,热血上涌,立马就想冲出去和严舆一决高下。
这时候,智谋双全的张纮赶紧下马,一脸焦急地劝道:“主公啊,您可是一军之主,这全军上下的战略决策都得仰仗您啊,无数将士的性命都系在您身上呢。您怎么能这么轻易就出去跟这小毛贼干架呢?您得保重自己啊,要是您有个闪失,国内的百姓和将士们可怎么办啊?”
孙策一听,恍然大悟,赶忙说道:“先生您说得太对了,这简直就是金玉良言啊。但我就怕将士们作战不卖力,所以才想亲自带头鼓舞士气啊。”说完,便派勇猛无比的韩当出马。
韩当得令后,那匹马就像离弦之箭一般冲了出去。等他快到桥上的时候,蒋钦、陈武二人早就各驾着一艘小船,如鬼魅一般从河岸边飞速杀过桥去。他们手一挥,一阵乱箭就像雨点一样射向岸上的敌军,敌军顿时倒下一片。
紧接着,两人飞身上岸,挥舞着手中的兵器,如猛虎下山般砍杀起来。严舆一看这架势,吓得脸色苍白,双腿发软,赶紧调转马头往后退。韩当带着军队乘胜追击,一直杀到昌门下,敌军抵挡不住,纷纷退回城里。
孙策见此情形,当机立断,分兵水陆并进,把吴城围了个水泄不通,一只苍蝇都别想飞出去。这一围就是三天。
到了第三天,孙策亲自带着众人来到昌门外,对着城上大声喊话,让他们赶紧投降。城上有个不知死活的门将,只见他左手托着护梁,右手指着城下,破口大骂起来。
太史慈一看,顿时来了兴致,他二话不说,马上拿起弓,搭上箭,大声喊道:“看我射中这家伙左手!”话音未落,“嗖”的一箭射了出去,那箭就像长了眼睛一样,不偏不倚,直接射透了那门将的左手,把他的手牢牢钉在了护梁上。城下城上的人都被这一幕惊呆了,过了好一会儿,才齐声喝彩起来。那些贼兵见状,赶紧手忙脚乱地把这人救进城里。
严白虎这下可慌了神,心想城外居然有如此厉害的神射手,这还怎么打啊?于是,他赶忙和手下商量着求和。
第二天,严白虎派严舆出城,去见孙策。孙策把严舆请进营帐,好酒好菜招待着,表面上一团和气。酒过三巡,喝得正高兴的时候,孙策突然脸色一变,“唰”的一下拔出剑来,猛地砍向严舆坐的席子。严舆毫无防备,吓得“扑通”一声就倒在了地上,脸色煞白,浑身直哆嗦。
孙策却哈哈大笑起来:“逗你玩呢,别害怕。”然后,孙策收起笑容,冷冷地问严舆:“你哥啥意思啊?”严舆哆哆嗦嗦地说:“我哥想和将军您平分江东。”孙策一听,顿时火冒三丈,怒喝道:“你这小毛贼,也敢跟我平起平坐!”
严舆一听,吓得赶紧起身想跑。孙策手一扬,飞剑就像一道寒光一样飞了过去,严舆当场就倒下了,脑袋也被割了下来。孙策让人把严舆的脑袋送进城里。严白虎一看,知道自己肯定不是孙策的对手,只能弃城而逃。
孙策哪能放过他,立刻进兵追击。黄盖也不甘示弱,在战斗中勇猛无比,一下子就把王晟给生擒了。这一路,孙策的军队势如破竹,锐不可当。太史慈那边攻打乌城,更是勇猛,第一个登上城墙,手起箭落,一箭就射死了太守。这几个州很快就被平定了。
严白虎一路逃到余杭,还不死心,在路上干起了抢劫的勾当。结果被一个叫凌操的当地人带着乡亲们给打败了,只能继续往会稽逃窜。凌操父子二人得知孙策的仁义之名,便前来迎接孙策。
孙策一看凌操,只见他气宇轩昂,气质不凡,心中大喜,就带着他们父子一起征战。凌操的儿子凌统当时才十五岁,虽然年纪小,但也英勇过人,后来长大了,孙权还封他做别部司马,当了破贼校尉。
孙策带着兵渡江,严白虎把他那些小喽啰都分布在西津渡口。严白虎亲自和程普交手,结果被打得屁滚尿流,连夜逃到会稽。
这会稽太守王朗,带着兵来救严白虎。有个叫虞翻的人,字仲翔,是会稽余姚人,也是个郡吏,他劝王朗说:“孙策那可是仁义之师,严白虎就是个暴虐的家伙,您不如把严白虎抓了献给孙策,顺应天命啊。”王朗不听,还大骂虞翻胆小怕事。虞翻无奈,只能长叹一声回去了。
王朗和严白虎在山阴摆开阵势。孙策、周瑜各带一队人马迎战,程普、黄盖也各出奇兵配合。双方一交战,孙策这边的军队就像猛虎下山一样,把严白虎打得大败,在山阴就被打得七零八落,四处逃窜。王朗往海边跑,严白虎往余杭跑。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