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行那日,金銮殿前钟鼓齐鸣,国王亲执缰绳牵马,玉带蟒袍在晨风中翻飞。
文武百官顶戴花翎列队相送,伏龙寺百余僧众袈裟飘飘紧随其后,满城百姓举着香烛、捧着果脯,从朱雀大街一路绵延至西城门。
鼓乐喧天中,旌旗蔽日,唢呐声、鞭炮响震得城楼瓦当都微微发颤。
国王送至城外二十里长亭,执住唐僧衣袖再三致谢,方才拨转马头回城。
百姓们又簇拥着送了二十里,才依依不舍挥手作别。
最是伏龙寺众僧情真意切,竟一路追随五六十里地,有的捧着行囊要随侍左右,有的合十叩首求同往西天。
孙悟空无奈,腮帮子一鼓,“噗”地吐出三四十根毫毛,迎风一晃化作斑斓猛虎,黄黑相间的虎群张牙舞爪齐声咆哮,惊得众僧抱头鼠窜,师徒四人才得以脱身西去。
望着四人渐行渐远的背影,僧众们跪地痛哭,涕泪横流:“有情有义的圣僧老爷!只恨我等福薄缘浅,不能同赴灵山!”
待行至通衢大道,孙悟空掐诀念咒,虎群化作青烟飞回毫毛。
此时冬雪初融,枝头已绽新芽,暖风吹拂人面不寒,正是赶路的好时节。
马蹄踏过青石板,扬起细碎尘土,师徒四人说说笑笑,却见一座大岭横亘眼前。
但见岭上荆棘纵横,藤蔓如乱麻交织,青刺如钢针倒竖,竟将中间羊肠小道遮得严严实实,只透出星星点点天光。
唐僧勒住缰绳,眉头紧锁:“徒弟们,这路似铁网铜墙,如何走得?”
孙悟空手搭凉棚打量,挑眉笑道:“师父莫慌,待老孙试试!”
说着纵身一跃,却被荆棘勾住虎皮裙,险些摔个跟头。
唐僧叹道:“你看这刺比铁蒺藜还利,除非化作蚯蚓钻地,便是你们腾云驾雾,也难避这万千尖刺。
我这凡胎肉眼,又怎能骑马穿行?”
猪八戒晃着九齿钉耙凑上前来:“师父放一百个心!老猪这钉耙专破荆棘,且看我开条康庄大道!”
“便是你有力气,这山岭绵延不知多远,难道要一路清到西天?”唐僧忧心忡忡。
孙悟空早已一个,筋斗翻上云端,手搭凉棚四下张望,落地时面色凝重:“师父,这荆棘岭一眼望不到头,少说也有千里之遥!”
沙僧摩挲着降妖宝杖沉吟:“不如学山民烧荒,一把火将荆棘烧个干净?”
猪八戒连连摆手:“使不得!使不得!此时草木葱茏,烧起来只怕风助火势,连咱们也给卷进去!”
孙悟空点头道:“便是能烧,无故损毁生灵,也有违佛门慈悲。”
正商议间,猪八戒突然一拍肚皮,捻个诀大喝一声“长”!
只见他身高暴涨二十丈,如山岳耸立,九齿钉耙也化作三十丈长的巨杵,“呼”地横扫过去,荆棘如麦秆般纷纷折断。
他边开路边回头大喊:“师父,快跟上!老猪给您开条通天大道!”
唐僧大喜,轻夹马腹紧随其后。
猪八戒挥汗如雨,硬是清出百十里道路。
忽见路旁立着一座石碣,上刻“荆棘岭”三个斗大金字,下边小字写着“荆棘蓬攀八百里,古来有路少人行”。
猪八戒叉腰大笑,从耳后拔根毫毛变作毛笔,在碑上题诗:“自今八戒能开破,直透西天路尽平!”
唐僧下马慰劳:“今日辛苦八戒,天色已晚,就在此处歇脚。”
猪八戒却战意正酣,晃着钉耙道:“师父莫急!趁月光正好,老猪还能再开百里!”
说罢又埋头挥耙,师徒四人借着月光继续赶路。
待又走过一日一夜,忽见前方豁然开朗。
松柏苍翠如伞盖,桃梅竞放似云霞,一座古庙隐在花木深处。
孙悟空火眼金睛精光一闪,急喝:“小心!此处妖气萦绕,恐有蹊跷!”
沙僧却不以为然:“师兄太多心,这荒山野岭,能有何事?”
话音未落,一阵阴风裹着沙尘卷起,庙门“吱呀”大开,转出个鹤发童颜的老者。
他头戴鹿角巾,身着月白衫,拄着藤木拐杖,身后跟着青面獠牙的鬼使,头顶银盘托着热气腾腾的蒸饼。
老者颤巍巍跪拜:“大圣驾临,小神乃荆棘岭土地,特备粗茶淡饭,聊表敬意。”
猪八戒早饿得肚子咕咕叫,搓着手就要去拿蒸饼,却被孙悟空一把拽住。
孙悟空金箍棒一横,冷笑道:“好个冒牌土地!看棒!”
金光闪过,老者化作一缕青烟,却趁乱卷起唐僧没了踪影。
白龙马惊得人立长嘶,沙僧举杖,八戒舞耙,四处搜寻。
孙悟空急纵筋斗云,却见四面八方云雾弥漫,哪里还有师父踪迹?
原来那老者,正是荆棘岭树精“十八公”,他裹挟唐僧来到,烟霞石屋前轻轻落地。
屋内走出三位老者,一个霜发如雪却精神矍铄,一个绿鬓如藤身姿婆娑,一个虚心竹节气质清雅。
十八公笑道:“圣僧勿惊,我等非是歹人,今夜明月高悬,特请圣僧谈诗论道,以遣清宵。”
唐僧定了定神,双手合十:“弟子何德何能,敢劳诸位仙翁?”
霜发老者朗声道:“我乃孤直公,岁逾千年,看尽世间沧桑。”
说着吟道:“我岁今经千岁古,撑天叶茂四时春......”
绿鬓老者抚须接道:“吾是凌空子,千年风霜炼就钢筋铁骨。”
亦赋诗一首:“吾年千载傲风霜,高干灵枝力自刚......”
竹节老者躬身道:“在下拂云叟,愿与圣僧共话玄机。”
诗云:“岁寒虚度有千秋,老景萧然清更幽......”
十八公最后开口,声如洪钟:“我亦千年约有余,苍然贞秀自如如......”
唐僧惊叹:“四位仙翁莫非是商山四皓转世?”
拂云叟抚掌大笑:“非也非也!我等乃‘深山四操’。
圣僧既已踏上取经路,可知这万里奔波所求为何?”
唐僧正襟危坐,娓娓道来:“禅乃心之静,法乃度众生。洗心涤虑,方能见性明心......”
四老听得频频点头,忽而拂云叟话锋一转:“圣僧可知,道在本心,何必西去求佛?”
两人正辩得激烈,凌空子笑着打圆场:“今夜良辰美景,莫负明月!不如入庵一叙,共赋新诗!”
说罢挽起唐僧衣袖,一行人踏着满地清辉,朝庵中走去......
喜欢西游:吾破池而出,掀翻灵山请大家收藏:(www.20xs.org)西游:吾破池而出,掀翻灵山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